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17|回復: 0

[古代科技] 宋代的双季稻 (4)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1-6-27 10: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历史千年
4 连作双季稻

    双季连作稻是指早稻收割后,经过整地,再插晚稻的一种双季稻。连作双季稻的发展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界普遍认为,岭南地区在汉代就有连作稻的种植,有些学者认为,长江流域地区在唐宋时期也已出现连作稻,但没有给出明确的证据。也有学者否认宋代江南有连作稻的存在。如清人李彦章在《江南催耕课稻编》中说:“江南再熟之稻,首见于左太冲《吴都赋》,……由此观之,此邦再种再熟,事最古矣。宋时江南,又止一收。”([18],427页)[18]游修龄的《中国稻作史》中虽然提到了宋代福建地区的连作稻情况,但也大多是用明代的方志中的材料来推测([6],223页),而对于宋代江浙的连作稻则基本上采取否认的态度。游修龄认为,虽然长江流域的吴都(苏州一带)在西晋时即已有连作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温度下降恐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吴都的再熟之稻后来消失了。到宋代,太湖地区的水稻品种明确记载有早、中、晚之分,但都是一熟田。以后江浙一带的连作稻明中后期和清初才有记载,自清初康乾隆开始,直到清末民初,连作稻的记载逐渐增加起来([6],222--223页)。

    我们认为,作为一项技术,宋代不仅有连作稻的存在,而且分布较为广泛。《中国稻作史》中许多关于连作稻的证据,最初都可以上溯到宋代。

    江苏:游修龄在《中国稻作史》中用明代人黄省曾(1522--1566年)《稻品》所记载的一个品种“乌口稻”,作为明中叶苏州一带连作稻存在的证据。《中国稻作学》甚至将其视为迄今所知最早的关于连作稻的文献[19]。实际上,乌口稻最初见于南宋。南宋淳v《玉峰志》中就已提到这一品种,说“其谷色黑,稻米最晚者”([12],93页)。证明当时江苏昆山一带已有乌口稻的种植。不仅如此,南宋宝v年间(1253―1258)《琴川志》也记载有这一品种,而且明确指出其特点是“再莳晚熟”[⑭],证明当时江苏常熟不仅有乌口稻,而且还有连作稻。自宋以后,直到明清,江浙水灾多发地区一直保有这一品种。《稻品》和《群芳谱》中对其特征都有提及,归纳起来,乌口稻具有这样的特点:(1)色黑;(2)耐水与寒,又谓之冷水结;(3)晚熟;(4)稻之下品。由于乌口稻具有晚熟的特点,在生产中往往用在水灾之后的补种,成为一季晚稻,也可以用在早稻收获之后“再莳”,而成为连作晚稻。再莳晚熟的乌口稻的存在,表明宋代江苏也已有连作稻的存在,但由于乌口稻自身的品质,作为双季稻种植的面积可能不大,更多时可能是用作“潦后补种”的救荒作物。

    浙江: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的《赤城志》中除“寄生”之外,还有一个稻种为“第二遍”。这个品种也可能是连作双季稻品种。清末《抚郡农产考略》中就将双季晚稻称为“二遍|”或“二遍稻”。其定义是“刈去早|,重复插秧,亦间有早|未刈之时,插秧其中者,为二遍|,俗亦混称曰晚|,此则再熟|也。”[20]可见,这里的二遍|包括间作双季稻和连作双季稻二种,但由于《赤城志》有专门的名词称呼间作双季稻,所谓“第二遍”应该指的是连作双季稻。这证明当时浙江台州一带已有连作稻的栽培。又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年)所修的《昌国县志》卷上“叙产”和南宋《四明志》卷四“叙产”中都有(米)W、赤W、乌W这类品种。W,有些地方又写作成“籼”,故(米)W、赤W、乌W等,在光绪《慈溪县志》等一些方志中又写作成(米)籼、赤籼和乌籼。([12],224页)《群芳谱・谷谱》载:“乌i,早稻也。粒大而芒长,秸柔而韧,可织履,饭之香美,浙中以供宾客及老疾、孕妇,三月种,七月收。其田以莳晚稻,可再熟。”([18],121页)可见,乌i(即宋之乌W)便是连作早稻品种。证明当时浙江定海和宁波等地已有连作稻种植。

    江西:曾安止《禾谱》 中提到一个水稻品种“黄c禾”,“江南 有黄c禾者,大暑节刈早稻 种毕而种,霜降节末刈晚稻 而熟。”([17])黄c禾就是黄c稻 ,或曰黄绿谷,这个水稻品种在陈 《农书》 和王祯 《农书》中也曾提到,陈辍杜┦椤匪担骸啊吨芾瘛匪谓‘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是也。芒种有二义,郑谓有芒之种,若今之黄绿谷是也;一谓待芒种节过乃种。今人占候,夏至小满至芒种节,则大水已过,然后以黄绿谷种之于湖田。则是有芒之种与芒种节候二义可并用也。黄绿谷自下种至收刈,不过六七十日,亦以避水溢之患也。”由此可见黄c稻是一个有芒而生育期很短的水稻品种,其特点是耐涝,适应于湖田地区种植[21]。又由于它的生育期很短,在发展连作双季稻方面取着重要的作用。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