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22|回復: 0

[國學灌水] 七旬翁收藏古钱7000枚 摔一跤捡到“崇宁通宝”

[複製鏈接]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2-3-20 09: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长沙晚报
记者 唐群雄 实习生 周艳清 邱D 
  年逾古稀的曾敬仪嗜“钱”如命,60年来收藏了7000多枚古钱,其中不乏秦大型 “半两”,王莽的“幼泉二十”,唐代的银“开元通宝”等珍品;而他收藏的国宝级的“开元通宝”钱陶范,称填补了唐代无钱范的空白。昨日,他撰写的《唐范馆集》公开发行,讲述了他“孔方迷魔”般的收藏人生。
  摔一跤捡到“崇宁通宝” 
  曾敬仪出生于1938年,望城区丁字镇人,退休前曾在石渚中学、书堂中学任教。老人家个子不高,虽70多岁,但目光如电,语言铿锵震耳。他出身书香门第,祖上收藏了数千册古籍和大量书画、古钱。“钱币的钱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我当初喜欢的是古钱上面的书法。” 
  曾敬仪少年时就帮母亲分担家务。一次,雨后的第二天 ,他挑着一担粪水去浇菜,走到园地的斜坡时, 脚下打滑摔倒了,右手本能地往地下一撑,突觉手心有硬物垫了一下,随手从烂泥里抓起来一看 ,竟然是一枚宋微宗赵佶独创的瘦金体御书“崇宁通宝”折十大铜钱!自此,曾敬仪收藏古钱的兴趣与日俱增。
  “废品”中发掘不少珍品
  参加工作后,曾敬仪利用周末去跑废品店收古钱,每到周末骑着他的单车走铜官,下源嘉湖、誓港,过靖港,到乔口,折回靖港经新康、高塘岭,到白沙洲。渴了到乡亲家讨水喝,饿了就吃一碗米粉。回到家里,弄得灰头土脸,好像“叫化子”,每次都少不了听老伴的埋怨。他将古钱擦擦试试 ,排排比比,对图谱,查年代,一上手就不知天早日夜。
  清朝康熙年间21个铸钱局铸了“康熙通宝”满汉文钱。一般集得20个局钱的就可称康熙套子钱。曾敬仪的“漳”字钱是在靖港一家收废品人家的阁楼上翻出来的。当他从那蛛网蒙头、扬尘呛鼻的阁楼里爬出来时,一脸墨黑,只有两只眼睛在动,把那老人的小孙子都吓哭了。
  通过整理,他居然收藏了上起夏商时代的贝币,下迄民国初年的“民国通宝”等。贝币、布币、刀币、圜钱、泥质钱、 方孔钱、铜板、镍币、铁钱、铅钱都有一些;古钱上的文字,篆、隶、真、行、草五体皆备。许多珍奇之物,就是从“废品”中发掘出来的。
  “开元通宝”钱陶范填补国内空白
  唐初欧阳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书法家书钱文的先河,他是潭州书堂山(今望城区)人,曾敬仪对他书写的钱文有着更深一层的研究。他领会出欧阳询书写的“开元通宝”于平正中见险绝,“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
  幸运的是,他竟然收藏到了国宝级的“开元通宝”钱陶范,之后写成《湖南望城出土“开元通宝”残陶范》一文投寄《中国钱币》。《中国钱币》发表了该文,称填补了唐代无钱范的空白。关于唐钱铸法目前尚无定论,有认为用翻砂法的;有认为用“印范法”的;有认为是“模夹铸法”的;还有认为用失蜡法的等等。曾老告诉记者,陶范内钱模文字笔画较精深,字形端庄稳重,当是官家钱范。这件出土的“开元通宝”残陶范,证明唐代仍存范铸法。
        来源:长沙晚报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