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79|回復: 0

以老解老读《老子》第十八章

[複製鏈接]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1-3-20 23: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8.第十八章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解读〗

这一章在郭店简本《老子》与之有着根本的不同。简本云:“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老子的本意应该是如果大道废驰,如何有仁义可言?如果六亲不和,如何有孝慈可言?如果国家昏乱,如何有正臣可言?也就是指出人们在思考“仁义”,“孝慈”,“正臣”这些道德观念沦落的同时,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它们沦落的根本原因是不是因为背离了“道”这一根本的原则。孔子也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义”,实质上也是在强调“道”、“德”更加根本的作用。从整个历史和社会而言,仁义孝慈的沦落,恰恰就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从根本上违背了道,违背了德。所以不管孔子如何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道德的沦落是不可辟免的,孔子终其一生也无力回天。

那么老子和孔子作古之后,天下进入战国时代,整个社会的道义精神跌至了谷底,世事更加混浊不堪。那么这个版本的《老子》所描述的恰恰应该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此时大道已经彻底地被废弃,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虚仁假义之说,故而能够大行其道。所以《老子》认为“智慧出,有大伪。”那么这一句,是更早的《老子》中所没有的。恰恰说明,老子当初“反智”的主张并没有得到社会重视,人们对于智力的滥用更加是无复以加,阴谋诡计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同时也说明《老子》的修编者在这样的世情面前有可能出现了更加极端反智的思想。统治者内部兄弟操戈,父子相残,为了权力和地位,六亲不认,骨肉相煎。孝慈之说,故而往往被人们所屡屡提起。国家昏乱不堪,朝堂上才会出现忠臣。在郭店简本中,此句作“国家昏乱,安有正臣?”所谓“正臣”者,就是辅正之臣,按照当时更古的制度而言,正是为了防止国家的昏乱,天子权力是有限的,大臣的权力与后世相比要大得很多。如“伊尹放太甲”、“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从这些就能够略见一斑。按照《尚书》的说法,“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于兹。”也就是说,对于司法,文王都不敢过问和干预。所以,正是因为古人的大臣往往有“正其君,校其失”的实权,所以国家往往不会陷入昏乱之用。也正是因为当时君臣地位的相对平等,所以也没有后来的所谓的“忠臣”之说。那么,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实际上,在更古而言,恰恰就是制止,防止。对君王失道之处,作为大臣就必须加以制止,防止,那么这个“止”就不是局限于极力劝谏,去职抗议。所以老子说“国家昏乱,安有正臣?”而不是说“忠臣”。

当然春秋时期的历史,我们也能经常遇到“国人暴动”一说,实际上在春秋之时,在君主的废立和国策的选择上,大夫、士人、甚至工匠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但是这种民主遗风似乎在当时社会风气下,也没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而且往往成为当时贵族捍卫既得利益,阻挠和反对君主进行社会改革的工具。一些所谓的“正臣”,“忠臣”也不过空有其名。所以《左传》云:“上思利民,曰忠。”把“利民”作为忠的根本标准。按照《老子》逻辑,“大道废,有仁义。”那么后世所谓的“忠”,恰恰就是统治者“不思利民”,而只思利已的结果。用今天的话说,后来封建统治及其思想所提倡的“忠”就是“愚忠”。类似于“忠”含义会发生巨大的变异一样,应该说,“仁者亲亲为大,义者尊贤为大”,“门内绝义,门外掩仁”这样的仁义观大行其道,恰恰就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老子》指出“大道废,有仁义。”实际上就是针对这样的仁义观出发的,那么其所指出的问题,和简本《老子》中“大道废,安有仁义?”想表达的并无二致,只不过,“仁、义”二字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论语》中孔子所说的仁,含义要广博得多。他只说“仁者爱人”又说“遍行五者于天下为仁。”孔子没有突出任何的血统观念,反而强调君子“群而不党”。正所谓“五族为党”,而“五族”恰恰又是指“五服之内亲”。所以说,孔子的仁学,恰恰有突破血缘意识和乡土观念的倾向。而在《中庸》里,“仁者亲亲为大”这样的观点就十分明确地突出血缘意识和血统观念。那么可见儒家思想的发展对于孔子之说而言,是极大的退步和反动,甚至是在根本理念上的完全颠覆。基于仁义之说的嬗变,对于《老子》之说的流变,也就迎刃而解了。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