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72|回復: 0

[道学研究] 孔德:张三丰《天口篇·施报篇》注释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11-3-19 12: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章来源  新法家
    [原文]

      富贵之家积善易,欲求善报则不易。非不报善也,必衡其量而报之。贫贱之家积善难,而得善报则不难。非独报善也,亦希其量而报之。至于非富非贵、非贫非贱者,积善获报,夫亦称量予之也。以助金论,富贵助金,百金十功;贫贱助金,十金十功。以济人论,富贵济人,百人十善;贫贱济人,十人十善。非富非贵非贫非贱者,自当以中人定论也。富贵而借口中人,不可;借口贫贱尤不可。前人聚,后人消矣;前人强,后人弱矣。虽然,富贵而行善得当,寥寥而数百金,亦必有大报也。但当扩而充之耳。贫贱而学中人,不可;强学富贵尤不可。奉养缺,罪过生矣;冻馁深,妻子怨矣。虽然贫贱而行善得当,茫茫家道倾,必即有大报也。但当权而用之耳。

      天固不负善人也。倘有居富贵而吝赀①财,以善多而报少,以善速而报迟,遂不留心作善者,其召祸必不常,其逢凶必不少。望族②转瞬而冰消,侯门再过而灰烬,均此类也。居贫贱而谈功果,以善少而报多,以善迟而报速,遂敢轻心视善者,其召祸必更奇,其逢凶必更甚。惨淡刀兵之际,流离病疫之间,皆由此也。其处非富非贵、非贫非贱者,亦是此例。何也?身居富贵者,有积善之势,有积善之权,即有善而无报,亦份内事。衣丰食丰,声有名有,但得常常若此,享其安荣,是亦善报也。乃敢薄善而不为,以望报肆其狂贪,故上天转移其权而与善士,绝不肯稍留余情。居贫贱者无积善之势,无积善之权,人生处此,遇小善而即行,似非奇事。惜字惜物,爱人爱儒,但得常常若此,结土成山,结水成海,必得善报矣。乃敢非③善而不为,以望报昏其心志,故上天益加其穷,以诛恶类,绝不肯稍存私覆④。善报如是,恶报亦如是。非富非贵、非贫非贱者,请试观之;尔⑤富尔贵、尔贫尔贱者,请试思之。

      嗟乎!施报之理,惟圣贤看之甚明,惟仙佛处之甚大。豪侠之士,或有过情者,然世人能如豪侠办,足矣。吾亦少好施与,幸上九清。故于天人报应洞彻颇详。此岂玄微之说哉!虽天心亦皆如是也,然天何言哉


      [注释]

      ①赀:音“资”,汉代时指对未成年人征收的赋税,后被用作“钱”的代称。
      ②望族:旧有“名门望族”之说,望族即指某一处于人口发达且有钱有势,在一个地方声名显赫的家族。
      ③非:此“非”实指诽谤之义。
      ④覆:覆盖,即大树遮荫。此指护佑包庇之义。
      ⑤尔:犹“然”,即可能、似乎。

      [文译]

      一个富贵之家,他们积德行善是非常容易的,但他们想求得善报又是不大容易的。上天并不是不给他们以及时的善报,而是要经过仔细的权衡才能决定善报的轻重;所以需要这么一个时间过程,故而这种善报常常不会是立竿见影式的见验。一个贫贱之家,他们要积德行善是很难的,但他们往往获得善报并不难。这也不是上天专门要把善报都赏赐给贫穷之人,也全在于大道非常珍惜这种既贫且善的十分不易的行为,故而要及时给予褒奖。至于世上那些处于既不富又不贵,既不贫又不贱的中层社会的人,他们去不去积德行善,积德行善的事做的是大是小,上天都会从道的天平上予以称量而给予恰如其分的回报。我们可以用以金钱救助别人来打个比喻,以示善报的不同:富贵的人拿金钱救助他人,出一百两金子大约可以记他十功;而贫穷的人,只要出十两金子就可以记他十功。我们再以帮助别人打个比喻:富贵之人周济一百个人,可以记他十善;而贫穷之人只需周济十个人,就可记他十善。既不富也不贵、既不贫也不贱的这类人,他们的善行德行,上天会以适中的情况以定回报。在积德行善的行为上,一个富贵的人他借口说自己只是个一般的人,这是使不得的;他再借口说自己是个穷人,这更是使不得的。如果他是这样不诚实,不勇于行善积德的人,纵然他聚的钱财再多,他的后人也可能会把他的家业败光;他这一代再多么的强大,到他的后代也迟早要衰败下去。话虽这样说,并不是说富贵人就没有好报,身居富贵之境而适当地行善积德,花出去一些对于自身微不足道的一些钱,也会有很大的善报。但是这等人得了善报,不但不应当停止善行,反而还应当更加扩大自己的善行才对。在积德行善的行为上,一个家境贫穷身份卑微的人,如果装体面说自己过得比一般人不差,而跟他人比着去讲奉献,这是使不得的;如果再勉强去装富贵之人行善积德,这更是使不得的。在一个家庭里,如果连家中老小都奉养不起,这本身就是一种罪过在发生。如果旷日持久地解决不了自家的温饱问题,上至父母,下至子女,中至妻子,然而,反过来说,贫穷也不是不可积德行善,如行善得当,虽然当时家道贫困,而未来一定会获得大的善报。但是,贫穷人行善就要善于衡量自己能够做些什么,不必去做自己做不了的。

      上天是从来不会辜负善良人的善良行为的。然而反过来说,上天也不会放过恶人的恶行。如果身居富贵而吝惜自己的钱财,不愿周济困难的人;或者自认为做了不少的善举,而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或者自认为做善事很及时,而回报却迟迟难来,从而失去积德行善之心,凡能积德能行善的事都不去作,那么招来祸事的可能性就随时会发生,祸事不但会很突然,很奇特,而且有可能经常性发生。例如一个名门望族,当时声名显赫,不可一世,转眼之间就可能冰融雪化,为社会所冷落;例如当时可能位居高官,享受厚禄,一夜之间就可能身败名裂,一无所有。这都是为富不仁的一类。

      同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自身贫贱,而去大谈他将来的功果善报;或是他本来没做多少善事,而埋怨天道对他恩赐太少;或又因他常常被动去做善事,而埋怨他的善报来的太迟太慢,遂产生轻视善举善行的言行,不再去积德行善,这样的人招致祸患会更加奇怪,遭遇的凶险会更加严重。有可能在战乱和社会动荡中惨死在刀兵之下,有可能流离失所无栖身之地,有可能瘟病缠身不久于世。这也都是为贫不善导致的后果。

      那么那些所处既不富又不贵,既不贫又不贱的人,他们同样逃不脱因果报应这个天道的循环规律,都会因他们各自的道德行为如何而最后得到相应的回报。

      以上这些贫富之间的因果报应的差异,其道理何在呢道理就在于,身居富贵的人,他有积累善行的优越资本,也有实施善行的主动条件,那么他们处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经常做一些善事,即便没有什么明显的报答,也是他们应当作的一些份内事。孔德按:这正如老子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天道人道都是要在运动演化中寻求平衡。我们仔细想想,身居富贵的人,他们丰衣足食,要名有名,要誉有誉,要钱有钱,如果他们能够长久地保持这种享受条件,并且延及子子孙孙,这就已经是他们得到的善报了。如果他们不能正视这些,反而轻薄善行义举,不愿去做这方面的事情,以至狂妄肆虐地去做升官梦发财梦,那么上天就会拨动因果的天平,把善报转移给其他善良的人士,绝不会给这些为富不仁的人留下丝毫情面。而那些身居贫贱的人,他们既没有积善的资财优势,也没有积善的主动权,但他们处在人生社会当中,可以积行一些他们可以做到的小善,倒也并非难事。例如,珍惜书籍纸张等有关文化品。如能长久不变地这样去做,就如每天堆一筐土,日久能堆起一座山岳;就如小溪流入大江大海,只要每天流,日子久了就把大海流满了。这山岳和大海就是善报。也就是说,小善积累多了就成为大善,大善就会得大善报。反过来讲,身居贫贱不分析贫贱的原因,不通过勤劳和智慧去争取改变,不通过诚信劳动去获取所得,反而轻蔑善行,既想不劳而获等到他人社会来救济,又想偷鸡摸狗占些大小便宜,把自己做人的根本给腐烂了,把自己的心志搞昏乱了,那上天只会根据因果天平的报应标准,使这类人更加贫贱,从而消灭掉这些恶类,也绝不会因为他们贫贱就特别怜悯他们。善报是这样,恶报也是这样。那些居于大富大贵与极贫极贱之间的人们,对上述这些善恶报应可以去仔细地观察证实,也可以仔细地去用心思索。

      哎呀,世上这些善恶报应的道理,一般人大都是稀里糊涂的,只有那些研究探索天人大道的圣贤,他们才看得明明白白;只有那些从事仙佛修炼功夫有成和大成的道者,他们会将修为与报应处理得无微不至。世上有一些豪侠之士,他们总是站在正义的一边去做事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其中有些人也会在打富济贫行侠仗义中做过了头,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善报。那我们可以此例想想,要是社会上大家都能像豪侠们这样匡扶正义,那我们的社会不是越来越好么?我本人也是稍稍喜好做些善行的人,正因为这种因果,终使我大道修成。所以我才能够对于天人间因果报应了知得比较详尽透彻。这绝非是神乎其神的玄秘之说呀!宇宙自然的唯一真理就是如此,它只能以不偏不倚的因果报应来显示它的存在与公平,除此之外它还会有什么话可说吗?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