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98|回復: 0

[中国方言] 当涂境内的吴语(1)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12-1-12 11: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学术研究
论文摘要:不少研究吴语的学者往往对吴语的西部边界认识不清,尽管有的学者认识到吴语还有远远的深入到安徽南部的一支,并将它命名为吴语宣州话,但是好像没能引起方言学界广泛的注意,有的人在研究西部吴语时只把自己的研究范围局限于江苏溧水、高淳一带,殊不知越过江苏省界往西,与溧水、高淳毗邻的当涂其实才是吴语真正的西限。笔者是当涂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研究当涂方言,最初的研究成果只是在几次方言年会上交流过,并且专门为《当涂县志》写过《方言篇》,但由于交流范围窄,没能引起广泛重视。去年在方言学会苏州年会提交了一篇论文《当涂方言的分区》,对当涂方言的共时分布作了简要的阐述。本文拟就当涂方言的历时演变展开讨论,但由于时间仓促和手头材料有限,讨论仍然还只是提供一些零散的、琐碎的想法,希望能引起同行们的兴趣。  


  一、当涂方言形成的外在条件  


  不少研究吴语的学者往往对吴语的西部边界认识不清,尽管有的学者认识到吴语还有远远的深入到安徽南部的一支,并将它命名为吴语宣州话,但是好像没能引起方言学界广泛的注意,有的人在研究西部吴语时只把自己的研究范围局限于江苏溧水、高淳一带,殊不知越过江苏省界往西,与溧水、高淳毗邻的当涂其实才是吴语真正的西限。笔者是当涂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研究当涂方言,最初的研究成果只是在几次方言年会上交流过,并且专门为《当涂县志》写过《方言篇》,但由于交流范围窄,没能引起广泛重视。去年在方言学会苏州年会提交了一篇论文《当涂方言的分区》,对当涂方言的共时分布作了简要的阐述。本文拟就当涂方言的历时演变展开讨论,但由于时间仓促和手头材料有限,讨论仍然还只是提供一些零散的、琐碎的想法,希望能引起同行们的兴趣。  
  为了便于弄清当涂方言形成的原因,有必要先简要介绍一下当涂县的基本情况。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与江苏省的交界处,即长江流出安徽省界处的东岸,介于东经118°21´38"~118°52´44"与北纬31°17´26"~31°36´05"之间。南连吴语宣州话区的芜湖市、芜湖县、宣州市,北接江淮官话区的马鞍山市,由东北至东南分别与江苏省南京市的江宁县(江淮官话区)、溧水县、高淳县(这两个县都属吴语区)毗邻,西面是长江,隔江与本省的和县(江淮官话区)相望。全县面积1400平方公里,人口59万(20世纪80年代中期)。辖31个乡镇(现合并为14个乡镇),县政府驻城关镇(现更名为姑孰镇)。由于长江在当涂境内作南北流向,当涂也就处于长江下游的东岸,即古代所谓“江左”、“江东”,楚汉相争时项羽兵败自刎的乌江就在与当涂隔江相对的和县。当涂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栖居的地方,他的《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吟咏的就是当涂境内的东梁山(与隔江的西梁山合称为天门山,现已划归芜湖市)、采石矶(古称牛渚矶,现已划归马鞍山市)。当涂县境东北部和中部为丘陵地带,其余大部分为河渠纵横、地势低平的圩区,山青水秀,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当涂县历史悠久。古属扬州地,是典型的“吴头楚尾”, 春秋战国先后为吴越和楚国的属地。秦灭楚之后在此置丹阳县(治所在今县城东北50里的小丹阳镇),先后隶属于会稽郡、鄣郡。西汉时丹阳县先后隶属于荆国、吴国、江都国、丹阳国,国除后隶属于丹阳郡(黄梅戏《天仙配》董永“家住丹阳”即此),直至隋时。东晋时在丹阳县分置于湖县,隋又在此侨置当涂县(治姑孰镇),并废除原丹阳县,当涂县从此取代丹阳县,一直相沿至今(现江苏丹阳县前身为曲阿县,唐时改名相沿至今。原丹阳县治所改丹阳镇,分属安徽当涂县和江苏江宁县)。当涂县隋代属蒋州,唐代先后属宣州、升州,五代属江宁府,宋属太平州,元属太平路,明清属太平府,民国初属芜湖道。建国后当涂县曾先后属芜湖地区和宣城地区。20世纪50年代析当涂所属的几个乡镇建立马鞍山市,80年代析当涂的大桥乡归芜湖市,同时将当涂县划归马鞍山市(该市为全国著名的钢铁城市)管辖。  
  由于当涂县处于南京市上游,古代又曾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控长江之要津,扼金陵之咽喉,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在此曾发生过多次重要的战役。春秋时吴楚之战多次在当涂境内发生战事,东晋以及南朝数次战乱也都以当涂为争夺要地。以后隋伐陈,宋伐南唐,南宋虞允文败金主完颜亮,明将花云战陈友谅(京剧《战太平》即讲述此事),诸战事均发生在当涂境内,近现代战争一些重要的战役也多次在当涂境内发生激战。可以说,当涂的地理位置使之注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成为自古以来人口迁徙的重要津渡和留居地。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