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20|回復: 0

[狭义文字学] 王孝文:浅谈仓颉造字

[複製鏈接]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1-7-13 14: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语言文字网
“开凿汉字先河,丹心万载,丰功万载;创造文明历史,白水一人,亘古一人。”这是今人山东王胜林先生歌颂仓颉造字的一副对联,被评为优秀作品,刊在《联颂文祖》一书。仓颉造字功昭日月,仓颉伟业辉耀古今。仓颉造字是一本读不完的长篇巨著,仓颉造字也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永远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是继语言之后人类社会又一个飞跃性的进步。早在四、五十万年之前,人类已经有了简单的语言。但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交流思想的文字,又经过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才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然而,这个时期是漫长的,却又是断代的,其源与流已无清晰的记录。到底文字是谁创造的?其源在何在?这是几千年来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也是研究不到头的一个课题。人们崇仰文字,崇拜文字的创造者,却探不到源头。由此,产生了不少的故事和神话传说。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发掘者,也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发掘,遍布世界浩若烟海的书籍,也记录了不少创造文字的成果,但至今似乎仍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文字发展源和流的完整轨迹。看来,人们还需要继续研究,继续探索,继续发现,继续追源溯流,寻根问底。  


    二  


    我们中华民族所使用的汉文字,是世界上至今仍然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在世界文字的形成、演变的漫长岁月中,好多古老文字都寿终正寝,都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都进了历史博物馆。唯有汉文字越来越发展、越完美,已成为人类最科学、最优美、最富文化内函、最富于表达、最富于生命力的文字;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又使汉字焕发了青春。目前,随着中华民族的振兴,一个全球范围学习汉文字的高潮正在兴起。关于汉文字,究其源流,也更引起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学者,特别是炎黄子孙的普遍关注。  


    提到汉文字的创造者,大家都知道是“仓颉造字”,“仓颉是创造汉文字的大圣人”,这几乎是没有疑问的。  


    关于“仓颉造字”的记载,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各种思想、各种学说,空前活跃,空前发展,形成了诸子百家的盛况。出生在春秋战国后期的大学者荀子,就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所著的《荀子》一书就提出:“古之好书者众也,而仓颉独传者,一也。”随后的《韩非子》、《吕氏春秋》、《世本》等也都反复阐明确认了仓颉造字的历史事实。  
这些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大师们,都坚持了“仓颉造字”的观点。应该说,他们的观念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依靠历史的事实作为基础的。在他们的时代,关于“仓颉造字”的记载是很多的,而且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神秘,最后把仓颉由人变成了神、变成了圣、变成了“四目灵光”、“生有睿德”,姓名也由侯冈变成了仓颉,又称为“仓帝”,又成为“轩辕黄帝的史官”。人们用种种形式表达了对仓颉造字功德的肯定和无限崇拜之情。  


    西汉以后的《春秋元命苞》记载:“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及授河图禄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治百有一十载,都于阳武,终葬衙之利乡亭。”此外,《孝经授神契》、《书势》、《说文解字》、《河图玉版》、《路史》、《论衡》、《淮南子》、《纲鉴易知录》、《通鉴外记》、《辞源》、《辞海》等大量古今典籍都有仓颉造字的记载。笔者之所以摘录《春秋元命苞》,其原因是其成书较早,又比较全面的综合了各家之说。在书里已神化了仓颉的形象和提高了仓颉的身份:“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还记载了造字的方法:“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又讲了造字的影响:“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最后,还讲了仓颉的归宿:“治百有一十载,都于阳武,终葬衙之利乡亭。”这就基本综合了诸家之说,概括了仓颉一生,头头是道,确确凿凿,比较令人信服。  


    据传,仓颉是黄帝同时代人,是黄帝左史,距今近五千年。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人们知道了远在仓颉之前,就已有了文字符号。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刻有很多记号,专家们鉴定为早期之文字符号,可能是“画押或族徽之类”的东西,距今已六千年左右,比仓颉早了一千多年。还有最近发现的几处考古遗址,也有了文字符号,比半坡又早了一两千年。但是,最初的符号,只是个别的,单一的,还不是统一的,还不能成为成熟而有序的语言文字。由最初的单独符号到大家取得共识,公认能够完整表达的成熟文字还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还需要很多超凡的人的聪明智慧去研究,去发展。  


    由此证明,汉文字不可能凭一个人的能力,在一个时期就完成的。而是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过许许多多人不断地创造,不断地探索、提炼、加工、使用、推广,才能逐步完善起来的。这一点,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已有这个观点:“好书者众多矣”。近代学者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也讲过:“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这些观点,应该是接近或符合历史事实的。  


    三  


    说到这里,是不是就因此可以否定了仓颉的存在和仓颉造字的伟大功绩呢?回答是否定的。这些历史现象并不能否定仓颉的伟大功绩和仓颉存在的事实。否则,我们的古代诸多学者们不会众口一辞,在许多典籍中都记载仓颉造字的史实,都讴歌仓颉造字的伟大功绩。特别是众多的神话和传说,更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仓颉造字的认可和讴歌。需知史前的好多东西都是靠神话和传说流传于后世的。但这些大都应是以事实为基础。假如去掉神话、传说之外衣,所留下的内核仍然是历史的记录和传承。  


    我们可以推想,仓颉一定是在文字创造发展的关键过程中有过最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比如他可能是大胆创造、广泛收集、精心整理、仔细修改、删繁就简、提高推广等等。由于仓颉的杰出贡献,才使汉文字由零散的、五花八门的、不系统的、不规范的、不连贯的趋向比较统一、规范,又(即)能通行、实用。这样,文字才逐步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交流符号。这就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思想交流、历史的延续、文明的进步。这正符合《荀子》:“好书者众多,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的观点。正因为如此,仓颉的伟大功绩也就为世代所敬仰和赞颂,以至视为神明。由此看来,既是仓颉创造了汉字,也是汉字创造了仓颉。这大概就是仓颉之所以被后世视之为圣为神的主要原因。  


    人们崇信汉文字,崇拜仓颉,到处都把仓颉作为神和圣来祭祀、供奉。全国有四十多个地区,包括河南南乐县、山东寿光县、陕西白水县都有仓颉的遗迹,都在纪念仓颉。  


    但是,这两千多年汉字发展轨迹是中断的,这给我们研究仓颉造字带来很大困难,也提出了更大的一个课题。每一个汉文字爱好者,似乎都有兴趣在更远更深的层次上探源溯流。我们搞汉文字的研究者,更是责无旁贷,为探索仓颉造字的源头,作出更多更大的努力和贡献。但愿在不久的将来,考古工作者能从地下找出仓颉造字的依据,就像一百多年前发现甲骨文一样,使汉字发展的断代能链接起来,其轨迹能给人们一个信服的说法,这将会产生石破天惊的震撼效应,将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的对仓颉文化和仓颉造字进行全面的,科学的研究。  


    其实,就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所知,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楷、行、草诸多发展阶段,几乎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些特殊贡献的人物彪柄于史册,名耀于古今。如秦的李斯,三国时的钟繇,东晋王羲之及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等,包括近代的于右任先生等,无一不因为在文字的演化发展的某个时期、某个阶段的杰出成果而名留千古,尊师称圣。尽管他们都不是文字的首创者,也无碍于他们的伟大光辉。然而,他们都远远不足与仓颉造字的功绩相提并论。我们可以由此而肯定: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仓颉的伟大奉献和伟大精神。  
文字使人类告别了洪荒蒙昧;文字揭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将不知会在黑暗的历史隧道中摸索多少年。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作为炎黄子孙,对仓颉的功绩,怎样评价都不会过份。  


    仓颉既是中华民族的文祖,也是全人类文明肇始的先哲。白水人民热爱仓颉,全国人民也热爱仓颉,全世界华人都热爱仓颉。仓颉是白水人的祖先,也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让世界了解汉字,让汉字走遍世界。所以全体炎黄子孙,都应该关心仓颉故里,关心白水这块神奇的土地,都应该为推广汉文字,宣传仓颉功绩,弘扬仓颉精神,弘扬仓颉文化而作出自己的贡献。让汉字成为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旗帜,成为构建和谐世界(和谐)的纽带。  


    王孝文先生:陕西仓颉文化研究会、作家协会、书法学会会员、高级政工师。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