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16|回復: 0

美食家李渔(下)

[複製鏈接]
济世 發表於 2010-7-7 09: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707344162010155.jpg

8 t2 O$ V- m) w3 }3 i
/ z0 {* H5 O3 y, Z/ R
    美食家李渔(上)

' n& [2 X! p4 ?8 A* i$ p
! K  q& U5 j* a! n
    (三)7 Q+ C  R& O: J- U6 f! R" }

1 z* l5 i" Y, T9 L    品美食,李渔达到了超群卓越的水平和境界。崇尚鲜美之物,是李渔饮食的宗旨。他认为山中之笋、树上之蕈、水面之莼,都属至鲜至美的妙物,不可不食。2 X1 ?5 {4 `8 t
4 p* ]6 B$ K* V: q- N8 Q
    如皋人喜欢吃一种蕈子,一种黑褐色的“土蘑菇”,一丛丛地生长在老树根、草丛、坟堆里,物以稀为贵,在市场上就是比培植的雪白的蘑菇更抢手。自然界生长的野蕈,不仅口感上好吃,营养也丰富,除含蛋白质、脂肪、钙、铁等微量元素和尼克酸、抗环血酸外,磷的含量尤其充沛,每100克达66毫克,可谓是补脑健身的美食佳品。特别是吃野生的食物所激发起来的野味、野趣,这是吃其他食物难以生成的那份心旷神怡的感觉,那份悠然陶然的境界,一句话,那份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情境,李渔赞叹说:“求至鲜至美之物于笋之外,其惟蕈乎!”“此物素食固佳,拌以少许荤食尤佳,盖蕈之香有限,而汁之鲜味无穷。”“食此物者,犹吸山川草木之气,未有无益于人者也!”(《闲情偶寄》)李渔的独到之处是让舌之味蕾来领略大自然的馈赠,提升到饮食美学的高度来欣赏,来享受美味的精彩。
1 P+ ?8 j5 E' o, ]9 V/ T2 a( F
' v! P9 Q$ k8 m9 t' N  S4 m    青背白肚,金爪黄毛,膏黄肥厚,肉质细嫩的螃蟹,称得上是色香味齐全的极品,李渔对蟹独有钟情,视之为命。他每年必食,却又囊中羞涩,只能采取零存整取的方法,筹措资金。每年清明前后,蟹苗尚未成型,他就开始不间断地每天存一些钱,到了蟹成熟上市之时,便倾其所有,全部买蟹。为了蟹下市之后仍能天天过蟹瘾,他还命家人早早地备好大瓮、米酒,用来醉蟹。爱屋及乌,他又把蟹肥味美的农历九、十月称为“蟹秋”,糟蟹的酒和瓮,命名为“蟹酿”、“蟹瓮”,就连家中专门照料此事的婢女,也易名为“蟹奴”,他自己被誉为“蟹仙”,其保存买蟹钱被家人戏称为“买命钱”,足见这位美食家对蟹的一片痴情了。% d) W/ M: K' p: e2 n3 S* j

5 ~9 U* ^( h: B/ G5 Z    李渔嗜蟹,还精于食蟹,他在所着《闲情偶寄》中,论蟹食之美可谓入木三分:“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无一物可以上之。”对于食蟹,李渔还讲究道:“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贮以冰盘,列之几上,听客自取自食。剖一筐,食一筐;断一螯,食一螯,则气与味纤毫不漏。出于蟹之躯壳者,即入于人之口腹。”我们沿江一带至今仍然流行这种食蟹之法。% B& J* O6 D+ U( F6 o+ D2 y& `

2 h+ J: a' j6 `; K! ?6 B    国人食蟹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代。从《周礼》和晋代《字林》记载可知,我国已有两千七八百年的吃蟹历史。自古以来,食蟹似乎是一件大有讲究的雅事。据明代美食指南《考吃》记载,明代初创的食蟹工具有锤、镦、钳、铲、匙、叉、刮、针8种,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腰圆锤、小方桌、镊子、长柄斧、小匙、长柄叉、刮片、针,故称之为“蟹八件”。遥想当年李渔娴熟地使用“蟹八件”,把蟹放在小方桌上,用圆头剪刀逐一剪下二只大螯和八只蟹脚,将腰圆锤对着蟹壳四周轻轻敲打一圈,再以长柄斧劈开背壳和肚脐,之后拿金千、镊、叉、锤,或剔或夹或叉或敲,取出金黄油亮的蟹黄或乳白胶黏的蟹膏,取出雪白鲜嫩的蟹肉,一件件工具的轮番使用,一个个功能交替发挥,好像是弹奏一首抑扬顿挫的食曲。当用小汤匙舀进蘸料,端起蟹壳而吃的时候,食曲进入高潮,那真是何等的惬意快乐,何等的雅致风味!
2 ~/ `- n7 X. {: l& {9 K
1 {* D) l. s  {5 w2 W    李渔是封建士大夫中的“另类”,他天赋极高,率性而为,对事物体察入微,懂得充分享受生活,他留下的很多美食文字都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成果,不整理不借鉴是非常可惜的。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