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62|回復: 0

论韩非的用人思想(图)

[複製鏈接]
沙舟 發表於 2010-7-20 10: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720377272069390.jpg



    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蕴育了丰富的育人用人智慧。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作为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在那个群雄争霸的时代,从独特的视角就如何选拔人才、使用人才、考核人才等用人问题阐述了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形成了与儒、墨等家有别的法家用人思想。

    韩非用人思想的第一个特色是强调德才兼备,但更突出因任授官,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在选官用人方面,儒家重门第,讲等级,而韩非则主张打破儒家的门第观念和等级制度,提出“因任而授官”,“程能而授事”,提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韩非认为,“授官”或“授事”,应与一个人的才能、贤德相适应,强调任用“贤能之士”。所以,他说:“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不羞其卑贱也,以其能为可以明法,便国利民,从而举之。”(《韩非子・说疑》)在衡量德与才方面,儒家通常把“德”置于“才”之前,但韩非子似乎更强调一个人的行政才能,把一个人的“能”放在“贤”之前。他说:“故无术以用人,任智,则君欺;任修,则君事乱,此无术之患也。”(《韩非子・八说》)韩非认为,若单凭才智去提拔人,一旦他用才智为自己谋利,君主就要被欺骗;而若只以品德去提拔人,万一这人不机智甚至很愚蠢,政事就一定会被搞得混乱不堪。所以,他提出选拔官员必须兼顾德与才,多用智、修兼备之士。从任能选贤出发,韩非还反对“私门之请”,即反对走后门、拉关系,这与儒家也是不同的。韩非说:“明主者,推功而爵禄,称能而官事,所举者必有贤,所用者必有能,贤能之士进,则私门之请止矣。”(《韩非子・人主》)当然,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也不是韩非的独创,儒家、墨家以及作为法家先驱的管仲也有类似的观点。如墨子说:“上举不避贫贱,不避疏远……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予以事,断予之令……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上》)但韩非与他们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德”与“才”的孰先孰后。在韩非看来,道德本身是无形的,对它的评价更多地来自众人之口,因而对众人的“毁誉”一向持不信任的态度,所以,他提醒手中握有用人大权的统治者对“才”要特别重视。主张“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赏”(《韩非子・八奸》)。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