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824|回復: 3

[中国方言] 河南话,中国古代的普通话。【雅音】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0-8-23 17: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篇文章摘自百度百科,或不完全,补遗稍候!


概述
  河南话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河南省境内的方言有两大类,一类是属于官话中的中原官话,另一类是属于晋语的邯新片。
  晋语是北方唯一的非官话方言,中原官话是全国第一大官话方言。河南境内,晋语的邯新片方言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太行山山区一带,中原官话则分布在除上述地区之外的广大地区,包括豫北平原。

河南话是古代普通话
  河南古称中州、中原、中国,为南宋以前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自唐代以来,历朝文人墨客均把通行河南一带的方言当做通行全国的通用语。
  [唐]李 涪:凡中华音切,莫过东都,盖居天地之中,禀气特正。
  [宋]陆 游: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老学庵笔记》
  [宋]冠 准:惟西洛人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说郛》
  [宋]路德章:浙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盱眙旅舍》
  [宋]陈 鹄:乡音是处不同,唯京都天A朝得其正。《西塘集》
  [元]周德清:欲正语言,必宗中原之音。《中原音韵》
  [元]范德机:四方偏气之语,不相通晓,惟中原汉语,四方可以通行。《木天禁-语》
  [元}孔 齐:北方声音端正,谓之中原雅音。南方风气不同,声音亦异,至于读书字样皆讹,轻重开合亦不辩,所谓不及中原远矣,此南方之不得其正也。《至正直记》
  [明]沈宠绥:以吴侬之方言,代中州之雅韵,字理乘张,音义径庭,其为周郎赏者谁耶?不揣固陋,以中原韵为楷!《弦索辩讹》
  [明]吕 坤:中原当南北之间,际清浊之会,故宋制中原雅音。
  [明]陈全之《蓬窗目录》:杭州类汴人种族,自南渡时,至者故多汴音
  [明]郎瑛《七修类稿》:城中(杭州城内)语音好于他处,盖初皆汴人,扈宋南渡,遂家焉。故至今与汴音颇相似
  [明]王伯良:"识字之法,须先习反切。盖四方土音不同,故须本之中州"-------《方诸馆曲律·论须识字》
  [明]杨文骢:"得中原之正音,去五方之啁杂"---------《同文铎》
  [清]朴隐子:"词严声律,韵必中州。盖河洛当九域之中,其音可通于四方耳"-------《诗词通韵·序》
  [清]潘耒:"河洛天地之中,雅音声韵之正"--------《类音·南北音论》
  [清]罗愚:"摄以开合口呼,正以中州音"--------《切字图诀》
  [清]阎若璩:洛阳为天下之中,南北音词,于此取正
  [清]王德晖:"天下之大,百里殊音,绝少无病之方,往往此笑彼为方言,彼嗤此为土语,……愚窃谓中原实五方之所宗,使之悉归中原音韵,当无僻陋之诮矣"-----------《顾误录》
  [清]张燮承:"填图字样皆系按中州韵填入,学者不可因今古音讹、南北音异妄自更改"-------《翻切简可篇·读横直图口诀》
  [清]毛先舒《与婿徐华徵书》:汴为中州,得音之正。杭多汴人,随宋室南渡,故杭皆正音。
  [清]周 赟:夫中国车书一统, 而音韵必叶中州。《山门新语》
  到了清朝中期以后,由于北京长期居于全国政治中心地位,逐渐完成官话由河南话向辽东汉音(普通话前身)的转变

河南方言的历史演变
  现在最早的有关河南地区的方言记录便是《诗经 》,语言学家从中已经基本整理出上古汉语的脉络,其虽记录不同诸侯国的诗篇,但是其音韵基础却是相同的,古人认为洛阳居天下之中,是为“中国”,《诗经》代表了先秦时代通用的语言“雅言”,也就是那个时代洛阳一带的方言。
  先秦的雅言,到汉代进成为扬雄《方言》提及的“通语、凡语”,与先秦一样,属上古汉语。
  唐代标准语便是以当时洛阳、长安两京的方言为基础的,唐朝强大的国力,使得通用语的使用更加普及,从而使现代汉语方言,除去闽语之外,均为《切韵》为代表的中古汉语变化发展而来,所有的变化做种都能归结到中古汉语的音系之中。
  北宋定都开封,洛阳为西京,宋代河南方言比唐代略为简化,但仍属于中古汉语范畴。由于首都的原因,宋代开封洛阳的方言仍为全国通行语。北宋败于金,一部分汴梁城军民随皇室南迁,一部分汴梁平民及工匠被金人大量掳掠到黑龙江地区,中原一带的大量移民对当时讲吴方言的南宋首都杭州的方言产生巨大影响,也对黑龙江一带的方言产生巨大影响,以至于现在,杭州方言仍能看到当时北方方言影响的痕迹、东北话更是与河南话极度相似,两者之间可实现完全互通
  金元之后,政治中心逐渐转移到北京,河南方言渐渐趋于稳定,但河南方言仍然是通行全国的官话。清朝中期以后,北京方言取而代之,民国的国语、共和国的普通话,后渐改以北京方言为标准音。

“河南话”地域分布
  已经认定“河南话”视为概念,那么河南省内不同的方言都可以称为“河南话”。其分布范围便包括河南省17个省辖市、1个省直管市济源,21个县级市、89个县、48个市辖区。
一、晋语区。
  河南省内晋语区只有晋语邯新片,包括安阳市、安阳县、林州市、鹤壁老市区、淇县、新乡市、辉县市、卫辉市、焦作市、获嘉县、修武县 、武陟县、沁阳县、济源市等靠近太行山区一带
  该区方言与中原官话区最明显的特点是保留中古汉语的入声调,一般有五个声调
  阴平(如“三”),
  阳平(如“二”),
  上声(如“五”、“九”),
  去声(如“四”)
  入声(如“一”、“六”、“七”、“八”、“十”)
  入声一般保留有喉赛音的韵尾,例如安阳县方言的“一”读为[jəʔ]“十”读为[səʔ]“八”读为[boʔ]等。
二、中原官话区
  中原官话本身包含15个小片,有兖菏片、邢邯片、徐淮片、郑开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陇中片、南疆片,其中河南境内的有兖菏片、郑开片、安新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汾河片9片。其在河南省内分布如下:
  1、兖菏片
  河南省:范县、台前县。
  2郑开片
  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开封县、荥阳市、荥阳县、兰考县、民权县、杞县、通许县、中牟县、尉氏县、荣阳市、新密市、新郑市、鄢陵县
  3、洛嵩片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巩义市、登封市、偃师市、孟州市、孟津县、伊川县、新安县、宜阳县、渑池县、洛宁县、三门峡市、义马市、栾川县、卢氏县。
  4、南鲁片
  河南省:南阳市、鲁山县、长葛市、临颍县、郾城县、许昌市、许昌县、平顶山市、舞钢市、襄城县、郏县、禹州市、汝州市、汝阳县、宝丰县、叶县、舞阳县、西平县、遂平县、方城县、南召县、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镇平县、社旗县、泌阳县、唐河县、邓州市、新野县。
  5、漯项片
  河南省:漯河市、项城市、扶沟县、西华县、周口市、淮阳县、商水县、上蔡县、汝南县、驻马店市、确山县、正阳县、平舆县、新蔡县。
  6、商阜片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太康县、宁陵县、柘城县、虞城县、鹿邑县、夏邑县、永城市、郸城县、沈丘县;
  7、信蚌片
  河南省:信阳市、桐柏县、息县、淮滨县、罗山县、潢川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
  8、汾河片
  河南省:灵宝市、陕县
  9、安新片
  河南省:安阳县、汤阴县、内黄县、滑县、南乐县、清丰县、浚县、卫辉市、新乡县、长垣县、封丘县、原阳县
  另外,一般意义上,人们也会认为,临近河南的一些讲中原官话的省份的一些地区的方言,也被认为是“河南话”,例如,河北省南部的大名县、山东省西南部与河南接壤的县市、安徽省淮河以北亳州等地、陕西省宝鸡、安康市白河县,湖北的襄樊等。除西安道北的河南话外,近代河南的移民往往在异乡仍保留自己的方言,如南水北调工程初期从河南淅川移民到湖北柴湖的河南人,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移民还是讲着河南话,如果以语言和文化认同来区分人群,他们无疑成为湖北籍的“河南人”。

语音
  传统的音韵学认为语言含有声、韵、调等因素,现代音韵学又拓展了一些新的领域,如韵律音韵学(Prosodic)和节律音韵学(MetricalPhonology)。这说明,音韵中不仅含有语言的节律,而且还有声调的高低诸因素。河南方言以特有的四声调值规律影响了旋律的发展形态,同时也赋予了它独特的音乐色彩和浓郁的地方风格。
声调
  中原官话: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类,个别地区如渑池、义马、洛宁等县市仅有三个声调,入声归派入阴平和阳平,晋语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类。
中原官话最常见的调值类型 阴平24、阳平42、上声54(55)和去声312,下面具体列举几种河南方言的调值:

声母
  大部分河南方言的声母跟普通话接近,一般在二十个左右,其中,晋语区普遍缺少zh、ch、sh、r,豫西三门峡跟豫南信阳地区一般保留有声母ng,例如三门峡“我”读nguo。
韵母
  至于韵母的特点,我的印象中好像我们方言中元音的开口度没有普通话的大,有几个特别的韵母,其中一个音值接近于三号元音(ε),比如“白”在我们的方言中读作[pε]42。
  语音
  1.调型。
  河南话较之普通话字的调类存在不同,主要就是古入声字在二者中的调类分派不同.根据有关资料和语音实际统计,全部常用800来个古入声字,分派不同的约占50.2%.这主要是前者阴平居多,约占总数的56.2%,而去声仅占13.0%;后者去声居多,约占总数的43.6%,而阴平仅占19.4%;当然二者其它各个调类所含古入声字也均有不同.从多种角度进行的比较研究,可以给人较为准确和清晰的认识.据此掌握住每一个古入声字的普通话声调,对河南人学好普通话至关重要。
  2.(基本上)不分尖团
  古精组字和见晓组字今在细音前没有分别,读音基本相同。如:奇---齐,西—希,酒---久,小---晓,等。但也有很特别的,如:妻(qi)---欺(qie),这种情况很少很少。以上情形不适用于洛阳话,洛阳话分尖团音。
  3.个别字的韵母变化
  如:一,二,三,读作yuo,lia,sa,药----yuo,笔---bei,勒---lai34,初---chuo,助---zhuo,喉(hu)咙,头发--fo等。
  4.声母的变化
  这种情况很少见,只有个别的字如:水好深(chen)---深(shen)渊,欺负(hǔ)---负(fu)担,等。
  5.声韵母完全变化的。很少,如:二----liã。
  6.连读,使得两字音都变,甚至合为一个音。
  如:没有---munǘ老年人快读成mou;干什么说成弄啥,读作nua,老年人读作,zhua。洛阳话里“没有”读作miao或者miu;
  7.h—f分混
  驻马店人一般都分这两个声母,但京广线西的一小片人却混,但也要分词而讲。如欺负---qiehǔ,法律----hualǘ,刮风---guahong。
  8.儿化音很多
  口语中,一句话(不带语气助词)的最后一个字一般都儿化。如,你多高(gaor)?还有一些昵称,如,小孩(hair),小花(huar),孩子乖(guair)等等,有很多和普通话有点相似。
  9.混音(周口地区)
  周口人的口语,c读成q,s读成x。还有一些变音,在此罗举几个:“脚”读“jue”“弄”读neng;“用”读rong,“龙”读liong,容易把 “红色”(hong se)说成(feng se)、zh和z不分。

词汇考究
  1.河南话总体特点就是:通俗化、简练化。如一个很有名的例子:谁?我。啥(zhua)?尿。
  2.河南话的标志性字:中(可以,愿意的意思)
  3.词音的差别:水好深(chen)---深(shen)渊,拖(tǔ)拉机---拖(tuǒ)鞋
  4.词频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地名的用字上,如,从用字的频率有大到小排列:庄(张庄,李庄)----楼(马楼,李楼)----店(流水店,沙河店)------庙(玉皇庙,三皇庙,胡庙)----集(李集,臧集)---平(遂平,西平)
  5.意义范围的大小不同如:饭,米食为主的人说饭主要指米饭,而对我们(面食)来说,饭和水果一样是一类事物的概括性词语,馒头,面条,菜等一天三餐所吃的都叫饭。
  6.全能词:给这个词既可以做动词:给我一本书又可以做介词:他给人打了可以表主动:你给我一般高又可以表被动:他给人打了(他脸上有伤)
  7.语气词比较丰富:如:你干啥来(音同)?写字了(啊)。 河南方言啥字哎?毛笔字啊。写哩好呗(bai)?凑合呗(bai)。其中“来”用的最为普遍,“哩”用的也很普遍,但从不用“呢”。
  8.指示代词:两指法:近指:这儿(儿化十分轻)远指:那儿(同上)
  9.其它常用的方言词汇:如日头,月姥姥,月娘头,月亮头,月黑(xie,或者歇字)头,扁食(水饺),前儿(前天),明儿(明天),后阴(音同)个(后天),面面蝴(蝙蝠),喝汤(吃晚饭),雪皮(头屑),坑(池塘),水滚了(水开了),ezhi(田螺),烤ōu了(烤焦了),老飞头/老扁单(蝗虫),喷快儿(聊天),弄啥(干什么),等等等等。

语法
  河南话是中原官话,和普通话的语法很是相似,故很少有不同之处。 1.重叠:形容词:ABB干净净,明晃晃,香喷喷 AABB干干净净,漂漂亮亮 ABAB呼哧呼哧 动词:AA(把桌子)擦擦,(把瓶子)摇摇,看看,听听 A里A气:土里土气 A不BC:傻不垃圾 2.虚词的使用: 程度副词:恁---你咋恁好耶。你咋恁些钱耶(你怎么那么多钱啊)。你读的书咋恁多耶? 很---非常的意思,而且放在形容词之后。如,他好哩很啊/她长哩好看哩很啊/吃哩饱哩很。 助词:哩----你哩(的)/我哩(的)/我看住你哩/我借点你哩钱? 来(音同)----干啥来? 了,哎,呗(bai)用的也很普遍。 这些助词一般用于疑问句,陈述句,而感叹句和祈使句却很少用,或者说就不用。 时态助词:住(音同)---表“着”意,表示事情正在进行。 如:动 住 宾:吃住饭(哩) 动1 住 动2:吃住看(电视) 动1 住 动2 住:吃住(碗里)看住(锅里) 3.句式: 比较句,无论是平比还是差比句都和普通话极为相似,如:他给我吃的一般多(只是有些词汇不同而已)/他比我吃哩多。
  4.语序
  语序和句式一样也是和普通话极为相似:如:v adv:走快点
  o s v:饭我吃了
  但也有很个别的例子:S 有 O2 V O1:你有本书给我?你有钱借给他吗?

河南话形成过程与发展
  一、黄帝打败炎帝,二者联合击败了东夷,华北平原西部、汾河渭河平原的炎黄后裔逐渐融合成华夏族,夏、蓟就是华夏族的两个分支。夏朝统治中原西部(河南省,山西省南部),其语言乃炎黄融合的原始华夏语;蓟统治北京,其语言乃黄帝的原始华夏语。
  二、商族语言最初是华夏化很深的东夷语,流行于中原东部(今鲁西南—冀南—豫北—皖北—徐州),商朝统治中原几百年后,逐渐与中原的夏族语言融化成今日中原官话的雏形——华夏语。
  洛阳话:中华音初,莫过东都凸显了古代洛阳话做为“国语”在中华数千年灿烂历史文明长河中的卓著贡献。作为古代的“标准普通话”,皇帝、官员、知识分子等上层社会人士均以会说“洛阳音”为荣,认为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异常显赫。从汉朝起,凡洛阳作为首都或陪都的朝代,洛阳城内太学的“读书音”,自然而然地成为士族阶层的标准音。何为“读书音”?由于汉族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体现出强大的实力,逐渐形成一种颇为强势的文化,汉语也随着汉族影响力的扩大,逐渐从中原地区扩展到全国各地并影响周边国家。由于汉字作为汉语的载体,是夏、商时期在中原地区形成和成熟的,所以其读音就反映了中原音。要学汉字就得学其读音,于是形成了“读书音”传统。周代把殷商贵族集中于成周,向他们学汉语,因此就传承了这个中原音传统。南北朝时期,尽管洛阳处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但北魏孝文帝成为保护、推广“洛阳普通话”的功臣,他毅然迁都洛阳,要求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汉语、穿汉服,不但进一步确认了“洛阳音”为标准音,而且直接影响了隋、唐的“正音”。
  开封话:
  与郑州话相比,开封话儿化音现象突出。有人把郑州话比作“河南味的普通话”,把开封比作“河南味的北京话”,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儿化音的大量使用。且儿化音往往伴随着缩减词句的功能,如把“绳子”直接儿化读作“蛇”,把“筷子”读作/kiao/。省去了“子”字。
  开封话与其他中原官话相比有一些特殊字的使用。如“抓小偷”说成“/ke/小偷”,而/ke/音在汉语中不存在。类似的情况有不少,这些特殊字的使用往往成为区分新老开封人的标志之一。
  一部分开封人认为郑州话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因为郑州在不到100年前是开封的一个县城,人口很少。由于交通便利发展迅速,各地居民(河南人居多)迅速涌入郑州。语言混杂,于是按照普通话的标准河南味化,形成了郑州话。不能代表河南话。但是同样有人认为郑州话由于没有大量的特殊字词发音,因此与外省人沟通方便,利于交流。事实上,如今电视节目中的河南方言大多是郑州话,这种话很容易被官话语系的人听懂。这样引起了一些认为开封话才是正宗河南话人士的反对,因为开封长期作为河南省会,其语言在郑州崛起前一直被视作河南话的代表。但是有人认为开封话读音使用都与普通话有较大区别,会给外地人以“难听”的感觉。

河南方言举例
  干什么:干啥/弄啥
  昨天:夜个儿
  好、行-----中、得劲
  行不行-----中不中
  结实-----得劲、顶帮
  老实-----安生
  莽撞-----冒失
  没有-----冇(máo)有 冇(粤语中的冇也来自河南话)
  玉米-----玉蜀黍 (南阳话叫包谷)
  玉米粥-----糊涂 南阳话叫包谷渗(she'er) 糊涂是在南阳话中是稀饭、粥类的统称。
  花生-----落(花)生(音sen)
  你(nin)-----恁(音nen)
  他(ta)-----他(音te)
  味精(jing)-----味精(zing)

河南方言-乡方言集锦
  称谓
  五辈以内,父辈称爹,母辈称妈,如二爹,二妈。父辈中排行老大的也称“伯”。
  兄里弟弟
  姊妹兄弟姐妹
  阿伯子丈夫的哥哥
  爷们儿父子(女)
  客(kai)女婿
  喝汤吃晚饭
  就吃指吃饭时的小菜
  后院儿厕所
  茅司儿厕所
  地名
  某些字作地名时,其字的写法与标准读音不变,只是在内乡口语中有变(括号内为内乡口语发音)。
  崔(cai才)岗陈(chan)寨
  程(chang长)岗刘(liao撩)营
  李(lie列)岗雷(la来)沟
  吕(luo罗)营孙(suan酸)洼
  杜(dao道)川胡(hua花)洼
  魏(wai歪)营穆(muo磨)胡
  薛(xia下)岗齐(qie切)营
  陆(lao涝)营师(she舍)岗镇
  侯(hao好)营徐(suo锁)坡
  默(mu木)河封(Fang方)营
  褚(chuo)湾尹(yan言)庄
  朱(zhuo捉)沟,岗
  时空概念
  今个儿(Jinrge)今天
  镇这儿(zhenzher)说话的当时
  言发儿(yanfer)说话的当时
  牙发儿(yafer)说话的当时
  江江儿(jiangjiangr)说话的当时
  芽儿(yer)昨天
  前儿(qianr)前天
  大前儿(Daqianr)大前天
  明儿(mingr)明天
  后儿(hour)后天
  外后儿(mwihour)大后天
  年时个儿(nianshiger)去年
  恁少儿(nenshaor)那时候
  段晚儿(duanwar)何时
  晚上下午
  迎黑儿傍晚
  黑上晚上
  前半儿前半天,上午
  后半儿后半天,下午
     端走朝前直走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0-8-23 17:59 | 顯示全部樓層
说实话,说了近三十年河南话,今日方正视之,惭愧!
寶寶 發表於 2010-8-27 18:21 | 顯示全部樓層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0-8-28 15:11 | 顯示全部樓層
儿音很重,推荐樓主看看此文:
普通話的由來與漢語雅言的發展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