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二部 孙刘联盟 第二十一集 临危受命

易中天品三国全集作者:易中天发布:福哥

2018-4-15 23:17

曹操南征荊州,勢如破竹;劉備敗走當陽,求救江東。這就使原本計畫要奪取荊州與曹操劃江而治的江東集團,處於一個兩難選擇的尷尬境地。不幫劉備,唇亡齒寒;幫助劉備,養虎遺患。面對如此難題,幫助孫權做出決策的究竟是誰?

前面我們講到,魯肅從柴桑趕到當陽,說服了劉備與孫權聯合,並一起來到夏口。這時,曹操已經佔領了江陵,獲得了大量軍需物資,即將順江東下。感到事態嚴重的諸葛亮臨危受命,奔赴江東『求救于孫將軍』。魯肅和諸葛亮都在應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也都在開始實施自己的計畫,而他們的成功與否,就全看孫權如何決策了。

孫權的決策並不容易,因為這意味著他要和在曹操和劉備之間做一個選擇。論親疏,孫權和曹操是姻親——曹操的侄女嫁給了孫權的弟弟孫匡,曹操的兒子娶了孫權的侄女。輩分關係雖然有點混亂,總歸結了親。不象劉備,非親非故,八竿子打不著。論強弱,按照【三國志·劉曄傳】的說法,曹操南征荊州時已是『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威震天下,勢攝四海』,可謂實力雄厚;劉備則本無力量,又遭打擊,落落如喪家之犬。論情感,孫權對曹操是又恨又怕又作恭敬狀,對劉備這個『天下梟雄』則談不上喜歡不喜歡,至少犯不著去管他的死活。但是,曹操的手伸到自己的隔壁,而且是自己覬覦的地方,孫權是不高興的。何況這次被消滅的是劉備,下一步可能就會輪到自己。至少,佔據荊州的計畫就會落空。這種唇亡齒寒的感覺,孫權不會沒有;由此造成的嚴重後果,孫權也不能不考慮。

但是決策卻很難。因為有一筆帳很清楚,那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火中取栗不燒手的是事情。一旦介入曹劉之爭,那就再也脫不了干係。何況劉備這個『天下梟雄』,也不是什麼『善類』,幫他等於幫強盜,弄不好還會引狼入室。問題是袖手旁觀就安全嗎?也未必。想當年,劉表在官讀之戰時採取中立態度,結果是曹操滅了袁紹又來滅他。總之,幫助劉備,無異於引火焚身;不幫劉備,則等於助紂為虐。反過來說也一樣:不幫劉備,唇亡齒寒;幫助劉備,養虎為患。聯劉不是,降曹不是,守中立也不是。這就尷尬,也就兩難。何去何從,對年輕的孫權26歲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嚴重的考驗。

因此,在事態還不嚴重,情況還不明了的階段,孫權的態度是猶豫的。【三國志·諸葛亮傳】說,當時孫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應該說是準確的描述。然而孫權最後卻決定聯劉抗曹。正是由於孫權的這一決策,曹操的勢力再也無法到達南方,歷史也開始由諸侯混戰變成三國鼎立。因此,這可以說是一個劃時代的決策。但問題是,原本打算『觀望成敗』的孫權,最後為什麼會毅然介入曹劉之爭?究竟是誰使他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在一般人看來,扭轉了乾坤的當然是諸葛亮。這顯然是受了【資治通鑒】和【三國演義】的影響。尤其是【三國演義】,還特別安排了『舌戰群儒』和『智激周瑜』似乎不但『主和派』的投降論調要靠諸葛亮來痛斥,就連周瑜也都需要他來『激勵』,魯肅則只能傻乎乎得乾著急。【三國演義】是小說,且不去管它,【資治通鑒】是正史,就不能不討論了。

那我們就來看看【資治通鑒】怎麼說。

【資治通鑒】說,魯肅到當陽見到劉備和諸葛亮後,雙方一拍即合即共定交,於是劉備採納魯肅的計策,進駐鄂縣樊口今湖北省鄂州市,諸葛亮則和魯肅一起到柴桑去見孫權。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三國志】的【先主傳】、【關羽傳】、【吳主傳】、【周瑜傳】和【魯肅傳】,都說是到夏口,不是樊口。到樊口是【江表傳】的說法,而且應該是諸葛亮使吳以後。但這是小問題,且看它後面怎麼說。

按照司馬光的描述,諸葛亮應該很快就見到孫權。諸葛亮一出場,就表現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才能。作為荊州方面的代表,諸葛亮和孫權初次見面,自然要有一段開場白,以便分析形勢,介紹情況,說明來意。這話如果是由平庸之輩來說,八成不是客套話,就是打官腔。但到了諸葛亮那裡,卻變成了折衝樽俎的經典,可以看作外交學的絕妙教材。

諸葛亮的第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收眾江南,與曹操並爭天下。』這話精彩!表面上看,諸葛亮只不過平平淡淡地描述了局勢,回顧了歷史,但這三言兩語之中,卻埋下了伏筆,充滿玄機。我們知道,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並非只有曹操、劉備、孫權三家。已經被消滅了的,比如袁紹、袁術、呂布等等,或許可以不算,劉璋、張魯、馬超他們也不算?但是諸葛亮隻字不提。不提的原因,可以解釋為他們不值一提,也可以解釋為現在要談的事情與他們無關。但既然只說當前之事,那就應該說『並爭荊州』,不該說『並爭天下』。說『並爭天下』,等於說三分天下的就是我們,或者能爭天下的就是三家。這就把【隆中對】的觀念和思想,在不知不覺中傳遞給孫權了。

與此同時,諸葛亮又不動聲色地傳達了第二個資訊,那就是在這三家中,我們兩家是統一戰線,因為是我們兩家『與曹操並爭天下』,曹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我們知道,弄清楚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是政治鬥爭的首要問題。這個問題不能不說,但又不能刻意去說。刻意去說,不是引起猜疑,就是引起反感。尤其是作為劉備的代表,就更不能那麼說。因為就實力而言,劉備和曹操、孫權實在不可同日而語。曹操擁有半個中國,數十萬大軍,孫權也好歹有江東六郡十萬精兵。劉備呢?對不起,只有一郡之地兩萬人馬,這還是算上了劉琦的那一份。如果諸葛亮公開亮出『統戰』旗號,恐怕孫權肚子裡就會冷笑:就你那個要啥沒啥的劉豫州,也可和我同日而語?但現在諸葛亮只是講歷史,講情況,孫權就沒有什麼話好說。孫權不說,也就等於默認。

於是,輕飄飄一句『將軍起兵江東,豫州收眾漢南』,就使劉備獲得了和孫權平起平坐的地位,也使自己獲得了和東吳方面對等談判的地位,還不動聲色地把孫權拉下水,把他置於和曹操敵對的地位。這可真是一箭數雕。好了,既然我們兩家是統一戰線,曹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那你還不趕快出兵幫我們打?要知道,這才是諸葛亮出使東吳的真正目的。這根骨頭,就這麼不顯山不露水地埋在了開場白裡面,諸葛亮的外交能力不能不讓人佩服。

實際上『將軍起兵江東,豫州收眾漢南』這句話的意義還不止於此。孫權集團確實發家于江東,所以『將軍起兵江東』的說法沒有問題。但是,劉備卻非在漢南起兵,他起兵是在涿郡的涿縣,也就是現在河北省的涿州市,為什麼要說『收眾漢南』?我認為諸葛亮的用心很深。我們知道,劉備從漢靈帝末年起兵到依附劉表,一直是寄人籬下,沒有自己獨立的地位。一個沒有獨立地位的集團,是沒有資格和孫權這樣實際上獨立王國的國王對話的。但是現在劉表死了,諸葛亮來了,劉備也獨立了。『收眾漢南』就是獨立的標誌。所以,諸葛亮回顧歷史也好,描述現狀也好,都不能說『起兵涿郡』,只能說『收眾漢南』。這就等於告訴孫權,我們劉豫州和你孫討虜一樣,也是一個獨立王國的君主,而且我們將來還要三分天下。現在,還是趕緊把『與曹操並爭天下』的局面定下來吧!

這些就是諸葛亮『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這句話的話外音。短短二十四個字裡面竟然暗藏那麼多潛臺詞,孔明不愧談判高手!

不過東吳方面也未必就那麼好糊弄。好吧,就算你們劉豫州和我們孫討虜一樣,也是一方霸主,甚至可以和曹丞相叫板抗衡,那怎麼不繼續呆在荊州呢?又怎麼跑到我們這裡來搬救兵呢?這就必須有個交代。但這個問題不能深究,只能敷衍了事。於是諸葛亮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現在,曹操已經平定了中原,攻破了荊州,威震四海。我們劉豫州『英雄無用武之地』【三國志】的說法是『英雄無所用武』,所以到了這裡故豫州遁逃至此,請將軍根據自己的力量做一個決斷,看看應該怎麼辦願將軍量力而處之

這可真是太極高手!一句『英雄無所用武』,一句『量力而處之』,輕飄飄四兩撥千斤,球就踢到孫權那裡去了。按照諸葛亮的這個說法,似乎劉備既未戰敗,也不狼狽,有麻煩的倒是孫權,還要他自己『量力而行』,也不想想這麻煩是誰給孫權惹來的。

但你不能說諸葛亮不對,因為他話裡有話,而且是給孫權交底。沒錯,我們劉豫州確實沒有用武之地,卻也因此沒了麻煩,因為反正是死路一條,了不起拼他個魚死網破。反倒是您孫將軍,雖有用武之地,卻也有不少麻煩。為什麼呢?因為你觀望狐疑,猶豫不決,『事急而不斷』呀!所以諸葛亮對孫權說,如果江東能夠和中原抗衡,不如及早和曹操一刀兩斷。如不能,就應該偃旗息鼓,俯首稱臣。像將軍這樣,表面上惟命是從,實際上心懷二志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機,火燒眉毛卻當斷不斷,恐怕馬上就會大禍臨頭禍至無日矣。這意思就再清楚不過:我們劉豫州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了,您將軍還是有用武之地的。但如果用得不好,就是麻煩,閣下就看著辦吧量力而處之

明明是自己走投無路,只好『求救于孫將軍』,卻偏說是孫權有麻煩,還要做出一副設身處地替他謀劃的樣子,這可真是反客為主,得了便宜又買乖!孫權當然不吃這一套,馬上就反唇相譏說,既然如此,你們劉豫州怎麼就不投降呢?

這話說得夠損,挖苦諷刺之意溢於言表,也不好回答。諸葛亮卻大義凜然地回答說,想當年,齊國壯士田橫不過是個匹夫,尚且不肯投降寧義不辱,何況劉豫州!我們劉豫州可是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望所歸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呀!我們是鐵定要抵抗的。如果抵抗失敗,那是天意『此乃天地』。投降,卻是萬萬不能!

這就只能看作外交辭令了。沒錯,劉備當然是英雄,但並非從來就不投靠他人,或投降他人。在此之前,他可是在不斷地改換門庭,包括投靠曹操,也包括投降別人。當呂布來襲擊他,俘虜了他的老婆孩子時,他不也『求和于呂布』嗎?那個時候,劉備難道就不是『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是慕仰,若水之歸海』?當他一會兒投靠陶謙,一會兒投靠呂布,一會兒投靠曹操,一會兒投靠袁紹時,他的『骨氣』在哪裡?畢竟,人在屋簷下,不能不低頭。何況我們這位『劉皇叔』,可歷來就是能屈能伸的。近來學得烏龜法,該縮頭時且縮頭,才是他一貫作風。【三國演義】有詩詠劉備云:『勉從虎穴暫趨身,說破英雄驚煞人。巧借聞雷來掩飾,隨機應變信如神』。這倒是說准了劉備的性格。可見『守義不辱』是大話,『隨機應變』才是實話。我們當然沒有必要因此譴責或者小看劉備,但也別真以為他是寧折不彎的什麼『錚錚鐵漢』。其實,這回那位劉豫州不肯投降哪裡是骨頭硬?是吃准了曹操根本就不會放過他,投降也沒用,只能死硬到底。

當時,這些話諸葛亮不能說穿,何況諸葛亮的說法也並不錯。要知道,當時劉備集團的處境十分危險,除了抵抗到底別無出路,而孫權方面卻還很猶豫。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劉備方面的使節,無疑只能以高尚的道德激勵對方,決不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至少,諸葛亮這樣說,就把劉備方面準備抵抗到底的資訊,傳達給了孫權。這對於雙方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諸葛亮這麼說,也可能是認為二十六歲的孫權少年氣盛血氣方剛,要激他一下。果然,孫權吃不消了,勃然變色說,我孫某又豈能以六郡之地十萬精兵受制於人?於是當場表態:『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當曹操者!』

諸葛亮達到目的了,但孫權還是有點不放心,也不買『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帳,直截了當就問:『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諸葛亮便又向孫權陳述了戰勝曹操的可能性,以及曹操失敗的必然性。諸葛亮說,曹操率領輕騎兵千里奔襲,殺到這裡已成強弩之末,哪裡會有戰鬥力?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哪裡會有戰鬥力?劉琮的部隊投靠曹操,原本是迫於壓力,並非心悅臣服,又哪裡會有戰鬥力?事實證明諸葛亮的這些判斷完全正確。更重要的是,諸葛亮還帶來了一個重要消息,那就是劉備雖然敗於長阪,但剩餘部隊加上關羽的水軍,也還有一萬人馬,劉琦那裡也有一萬。荊州水軍,並沒有全都落到曹操手裡。實際上,江東集團對於是和是戰之所以一直爭論不休,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以為劉備已全軍覆沒,荊州已全部淪陷。既然劉備方面還有這麼多的力量,那就太讓人欣慰了。

於是『權大悅,與其群下謀之』。但長史秘書長張昭等人卻都主張投降曹操,只有魯肅私下裡表示了不同意見,並勸孫權召回在外地的周瑜。周瑜自然也是主戰的。有了他們兩個的支持,孫權最後下定了決心,支援劉備對曹作戰,並且作了部署。這就是【資治通鑒】所說孫權決策的整個過程。按照這個順序,諸葛亮說服孫權在前,魯肅旁敲側擊、周瑜推波助瀾在後。劉孫聯盟,是諸葛亮外交活動的輝煌效果。

不可否認,【資治通鑒】這一段講述是有依據的,基本上是照抄【三國志】正文及裴注,只有個別文字不同比如將『英雄無所用武』改成『英雄無用武之地』,無傷大雅,也沒有添油加醋,應該說真是可信。但是這裡面有問題。問題的關鍵,就是【三國志】並沒有告訴我們孫權和諸葛亮的這才談話是在什麼時候。比方說,是在和『群下』商量討論之前呢。還是之後?這個問題,【三國志】是沒有說的。這裡面可是大有文章。因此我們要問,孫權是否可能不和任何人商量,僅憑諸葛亮一席話就拍板表態?

我認為不可能。

第一,曹操發動的這場戰爭,原本就不是沖著孫權來的。【三國志·武帝紀】說得很清楚:『公自江陵征劉備』,『公至赤壁與劉備戰』。也就是會說,這場戰爭,也包括後來的赤壁之戰,原本是曹劉之戰,孫權是被拖下水的。既然曹操打的是劉備,奪的是荊州,並不關孫權什麼事,孫權又怎麼可能僅憑諸葛亮一席話就捲入這場是非,去趟這汪混水?有人說是因為諸葛亮使用了激將法。這就實在太『小兒科』了一點,未免把歷史文學化,視政治為兒戲了。要知道,政治家進行決策是不能感情用事的,孫權也不例外。不錯,孫權當時是年輕,卻也少年老成,哪裡會像【西遊記】裡的孫猴子一樣,你一激,他就跳將起來?

第二,孫權集團內部對於此事一直有不同看法。不少人主張倒向曹操,甚至投降曹操。這一派,我們無妨稱之為『主和派』,或『降曹派』,或『鴿派』。魯肅、周瑜等人則主張聯合劉備,對抗曹操。這一派,無妨稱之為『主戰派』,或『聯劉派』,或『鷹派』。這兩派的分歧很大,爭論也很激烈,正所謂『文要降,武要戰,紛紛不定』。當然,這話是戲文裡說的,不能看作史料;按照文臣武將來區分兩派,也未免簡單了一點。但『紛紛不定』,則是可以肯定的,有【三國志】之【吳主傳】、【周瑜傳】和【魯肅傳】的記載為證。【吳主傳】說『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勸迎之,惟瑜、肅執拒之意』;【周瑜傳】說孫權『延見群下,問以計策』,大家都主張投降而周瑜反對;【魯肅傳】則說『權得曹公欲東之問,與諸將議,皆勸權迎之,而肅獨不言』,可見確實是『紛紛不定』。

問題在於,這種『紛紛不定』是不是像司馬光說的那樣,是在孫權和諸葛亮談話並且表態之後呢?我認為不可能。江東集團是一直關注著荊州的,他們應該早就有反應。也就是說,『鷹派』和『鴿派』早就形成了,孫權也應該是心裡有數的。以孫權之善於『舉賢任能,各盡其心』,怎麼可能在其內部還沒有充分討論統一思想的情況下,就對一個其實是潛在競爭對手的外人輕率表態?

這個問題,就連羅貫中也想到了。因此,在諸葛亮見到孫權之前,【三國演義】安排了一場『舌戰群儒』。可惜此事于史無據,也就不能算數。何況,就算是事實,那也是『荊州鷹派』和『江東鴿派』的辯論,不是孫權集團內部的討論。當然,討論也是有的,因為孫權集團的內部會議,【三國演義】是安排在孫權和諸葛亮談話之前的,但可信沒有結論。再說,有結論也沒有用,因為這不是【資治通鑒】的時間順序。

第三,諸葛亮這次行動的成功與否,並不完全取決於他的外交才能,而在於江東集團的政治利益。事實上,孫權最後決定出兵幫助劉備,並非行俠仗義,路見不平一聲吼,而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甚至在此前提下再撈一把。其實,但凡如此重大的決策,都只能是對政治利益進行反復掂量,對成敗得失進行反復權衡之後的選擇。但是我們前面說過,這筆帳不好算。弄好了可以火中取栗,弄不好就是引火焚身。這其實是押寶,是賭博。孫權如果算得清,算得准,諸葛亮不來做工作他也會做決策。正因為一時半會拿捏不准,這才猶豫。因此可以肯定,孫權是對諸葛亮表了這個態,但不是在一開始,也不是因為諸葛亮的激將法。他之所以答應幫助劉備,是因為在此之前,已經有人幫他算清了帳。

或許有人要問,這個人難道就不能是諸葛亮嗎?我認為不能。因為諸葛亮不可能真正幫孫權進行政治利益的掂量和成敗得失的權衡。這工作諸葛亮不是沒做,而是沒做到位。沒做到位也不是沒有水準,而是立場所決定。作為劉備集團的使節,諸葛亮只可能代表劉備的利益,不可能代表孫權的利益。為了劉備的利益,他可以幫孫權出謀劃策,甚至可以做到設身處地。但再設身處地,立場也不會變,說服力也就會打折扣。這一點,我們後面還要講到。

何況孫權要考慮的,除了江東集團的利益,還有他個人的利益。由此可見,真正能夠說孫權並幫他拿主意的,只可能是他那個集團內部的『自己人』,而且是深知孫權內心深處的想法,能夠真正替他著想的人。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請看下集:力挽狂瀾。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