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二部 孙刘联盟 第十六集 三顾茅庐

易中天品三国全集作者:易中天发布:福哥

2018-4-15 23:17

諸葛亮的出山,在【三國志】上只有短短一行字:『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這行文字被羅貫中演義為非常精彩的一個故事。而【魏略】和【九州春秋】則說,是諸葛亮主動去見劉備的。那麼,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三顧茅廬的故事為什麼會被一再傳唱?

上一集我們講到,歧路彷徨的劉備與諸葛亮相遇,從此峰迴路轉,事業蒸蒸日上。但問題是,他們兩個究竟誰先找誰。是劉備禮賢下士,還是諸葛亮投懷送抱?關於這個問題,歷史上有不同說法。【魏略】和【九州春秋】說,劉備來到荊州後,屯兵于樊城。建安十二年,曹操平定了北方,諸葛亮料定其下一個攻擊目標必是荊州,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於是『北行見備』。劉備並不認識諸葛亮備與亮非舊,沒把這個年輕人放在眼裡,只當作一般士人接待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座談完了,眾人散去,只有諸葛亮留了下來。劉備也不問他想說什麼,順手拿起一根犛牛尾巴編起工藝品來。諸葛亮便說,將軍的雄心壯志難道就是編犛牛尾巴嗎?劉備知道諸葛亮不是尋常人等了,就說這是什麼話!我不過『聊以忘憂』罷了。諸葛亮說,將軍度量一下,劉鎮南指劉表和曹公相比怎麼樣?劉備說,比不上。諸葛亮又問,將軍自己呢?劉備說,也比不上。諸葛亮說,都比不上,難道就等著人家來宰割嗎?劉備說,我也發愁,那你說怎麼辦?諸葛亮就給他出了個主意,讓劉備建議劉表鼓勵遊民自力更生,並登記在冊,這樣就可以增加荊州的實力了。

這種說法明顯地和諸葛亮【出師表】相異,因此裴松之認為不實非亮先詣備,明矣。但他同時也表示不可理解。裴松之說:『雖聞見異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其實這事並不可怪,道理馬上就要講到。事實上,【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說法雖然是非主流觀點,也並非沒有人支持。劉嘯先生的【『三顧茅廬』質疑】就贊成此說。劉嘯先生認為,許多人只看到了劉備求賢若渴的一面,沒看到諸葛亮其實更需要劉備。第一,諸葛亮是一定會要出山的,而劉備則是他最願意選擇的老闆。如果一定要等劉備三顧茅廬才肯出山,豈非等於說:『你劉備不來請我三次,我這輩子就在南陽耕地算了。』這是不通的。第二,劉備雖然急需人才,但在遇到諸葛亮以前,他需要的是一群人,即一群『賢臣』,並不一定非得是誰不可;而諸葛亮需要的卻是一個人,即一個『明君』,那就是劉備。諸葛亮的選擇餘地更小,甚至別無選擇。第三,以諸葛亮之敏銳,他發現劉備應該比劉備發現他早。既然機會對於他只有一次,他又豈肯在隆中坐等『三顧』?何況當時形勢急如燃眉,哪裡還有在隆中擺架子的時間?因此劉嘯先生說,三顧茅廬的邏輯結論『實在叫人難以接受』。

劉嘯先生的說法並非沒有道理,但【出師表】的說法也無法否定。【出師表】即通常所謂【前出師表】為諸葛亮所作,是沒有問題的。在這裡,諸葛亮說得很明白:『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這就再清楚也不過。第一,劉備確實親自到隆中找過諸葛亮,而且去了多次。第二,劉備到隆中找過諸葛亮,談論的是『當世之事』。第三,諸葛亮決定出山輔佐劉備,直接原因是劉備三顧茅廬。『由是』和『遂許』,意思明明白白。古人的自述當然不可全信,但要說諸葛亮憑空捏造一個『三顧茅廬』的故事,無論從諸葛亮的為人看,還是從當時的實際情況看,恐怕都不可能。從他出山到上表,不過二十一年,許多當事人都還健在,諸葛亮就會當面撒謊?

所以,陳壽在為諸葛亮做傳的時候,不取『登門自薦』說,而取『三顧茅廬』說。另外,陳壽在他的【上〈諸葛亮集〉表】中,也做了很清楚的描述。陳壽說:『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接納。』這就把前因後果說得再清楚不過了。但問題是,這種說法實在風險太大,讓人覺得這個事情簡直就是『傳奇』,只怕真是『千年等一回』。我們要問,諸葛亮難道就算准了劉備會『三顧茅廬』麼?萬一沒有,或者只顧了一顧呢?諸葛亮就從此終老隆中了麼?再說了,一個『每自比管仲、樂毅』的人,留在隆中幹什麼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麼?

看來,【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說法,也是輕易否定不了的。而如果既要接受【魏略】和【九州春秋】,同時又不否定【出師表】和【三國志】,就只有一種可能,即兩種說法都是事實,而且『登門自薦』在前,『三顧茅廬』在後。也就是說,諸葛亮先去找劉備,劉備也接受了他的建議,但仍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於是諸葛亮就又回去了。等到劉備意識到諸葛亮的價值時,只好親自出馬,三顧茅廬,重新把諸葛亮請了出來。正因為有前面的那個曲折,這才需要親自出馬,也才需要『三顧』而不是『一顧』。這可是歷史上不曾有過的說法,但這個猜想是不是太大膽了一點呢?

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從建安六年西元201年到建安十二年西元207年,劉備在荊州呆了六七年,他和諸葛亮為什麼從來就沒見過面?要說他們不認識,倒是事實。要說他們不知名,就不對了。至少,劉備『天下梟雄』的名聲,諸葛亮應該是知道的。如果劉嘯先生的觀點成立,那他為什麼不早一點去找劉備,非得等到火燒眉毛才出山呢?反過來也一樣。就算諸葛亮沉得住氣,劉備也不該六年之後才發現諸葛亮這個一等一的人才呀?也有人說,劉備倒是早就知道諸葛亮了,先前也曾去了兩次,都沒見著,到建安十二年第三次去才見面。但這也不通。一年之間去了三次還說得過去。六年之間才去三次,可能嗎?以劉備的進取心和緊迫感,會這樣悠哉遊哉地一拖幾年,一而再再而三地徒勞往返嗎?至於說諸葛亮住得隱秘,不好找,就更加不通。劉備是何等人?他手下那麼多爪牙,如果鐵了心要找一個人,哪有找不到的?再說諸葛亮又不是隱姓埋名躲避仇家的什麼神秘人物,他和荊州官場,和荊州的士人集團、上流社會是有來往的,怎麼會找不到?

對此,尹韻公先生的解釋是:三顧茅廬之前,劉備雖然聽說過諸葛亮,但人們的評價不一致。雖然司馬徽、龐德公等人稱他為『臥龍』,諸葛亮也『每自比管仲、樂毅』,但只有他那個小圈子裡的人『謂為信然』,大多數人則不以為然時人莫之許也,劉備有些吃不准。徐庶推薦諸葛亮時,劉備就說『君與俱來』,可見並未視若神明。這也不奇怪。劉表作為諸葛亮的『姨父』,都不把他當回事,何況劉備?

諸葛亮心理上也有阻礙,那就是劉關張的關係太密切。據【三國志·關羽傳】,他們三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關係鐵得不能再鐵,根本容不得他人插足。也就是說,劉備那個集團,那個小圈子,排他性太強,任何後來者都難以居其上;而諸葛亮的理想,卻是要做『首席執行官』的。他是千里馬,不能先去拉磨盤。沒有十足的把握,他寧肯不出山。所以,劉備和諸葛亮都需要有一個觀察、瞭解和試探的過程。

這是有道理的。但我認為還應該注意一個問題,就是年齡。要知道,劉備比諸葛亮整整大了二十歲,而諸葛亮出山時才二十六歲。讓一個四十六歲的人,對一個二十六歲的人表示心悅誠服,已屬不易,你又怎麼能要求他在四十一二歲或者四十三四歲的時候,去拜訪一個二十一二歲或者二十三四歲的人?可見這六年功夫是非等不可的。如果不是六年下來,劉備已熬得快要心灰意冷,曹操又正好準備南下,他們再等幾年,說不定也有可能。

總之,等到諸葛亮已經二十六歲,劉備也已經四十六歲,雙方都深感時不我待時,由於某種機緣,他們終於見面。司馬徽和徐庶的推薦也無疑至關重要。劉備曾向司馬徽請教時事,司馬徽說,要成就大業,不能用書呆子。書呆子懂得什麼時事?『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我們這裡的俊傑就是臥龍和鳳雛。劉備問他們是誰,司馬徽說就是諸葛亮和龐統。

徐庶的推薦則無疑更直接。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可是一條臥龍,將軍難道不想見他一見?徐庶是劉備器重信任的人先主器之,他的話自然靠得住。劉備便說,那就請他和足下一起來吧!徐庶說,這個人是不可以隨便召喚的,將軍還是屈尊去拜訪他吧!

這裡有一點需要說明,就是我認為司馬徽和徐庶的推薦,不能簡單地看作他們的個人行為。我們知道,荊州是一個人才濟濟的地方。除了本土的人才,還有中原地區避難而來的士人。這些人關心國家大事,也關注荊州的安危。當他們發現劉表不足依靠時,勢必寄希望於號稱『天下梟雄』的劉備。於是,一部分願意效力的比如徐庶,就開始團結在劉備周圍,形成【三國志·先主傳】所謂『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的局面;而那些無意出山的比如司馬徽,則會幫助劉備發現人才。所以,這應該看作荊州士人集團的集體推薦。

也是劉備福至心靈了。不管他出於什麼原因,求賢若渴也好,信任徐庶也好,急病亂投醫也好,總之,劉備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他決定放下皇族和長輩的架子,親自去拜訪那個比自己小了二十歲,又沒有什麼職務頭銜的年輕人。拜訪之前,諸葛亮是否找過劉備,我們已無法確知。在我的『假說』成立之前,我們只能說,三顧茅廬可以肯定,登門自薦暫且存疑。現在的問題是,劉備三顧茅廬,是見到三次,還是只見到一次?

有學者比如尹韻公先生認為是見了三次,談了三次。這是有可能的。諸葛亮的【出師表】和陳壽的【上〈諸葛亮集〉表】,一則說『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一則說『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都是這個意思。至於【諸葛亮傳】說『凡三往,乃見』,也不是去了三次才見到。這個『乃』,和『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 的『乃』一樣,是『於是』、『就』的意思。因此,『凡三往,乃見』應該翻譯為:一共去了三次,就見面了。

如果這樣說還不明確,那麼唐人的理解或許可以參考。杜甫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周汝昌先生解釋『頻煩』就是『屢屢、幾次』,還特別說『不是頻頻煩請』。當然不是。因為三顧的『顧』,並非『聘請』,而應理解為『諮詢』、『顧問』。甚至『三顧』也不一定就是實指,即只去了三次,也可以理解為多次,即『再三』、『頻繁』的意思。也就是說,劉備多次光顧隆中,向諸葛亮請教『當世之事』,兩人越談攏,越談越投機,於是諸葛亮決定出山輔佐劉備。是啊,這兩個人的合作是何等重要,哪裡能只談一次就拍板的呢?

所以,【三國演義】之『劉玄德三顧草廬』就是地地道道的演義了。其實,即便所謂『凡三往,乃見』是去了三次才見到,羅貫中編的故事也是演義。不過這個演義實在精彩,也很有意思。劉備第一次去,羅貫中為他安排的節目,是先聽歌,再看山,再碰釘子,再觀景,再見崔州平。山是『清景異常』,景是『觀之不已』,人是『容貌軒昂』,而且不同尋常:童子不懂事,農民會唱歌,朋友滿腹經綸。這一番看得劉備是目瞪口呆大開眼界讚歎不已,只覺得這隆中這地方真是神秘莫測,那臥龍崗上藏著的必是高人。

第二次去,就沒有必要再看景了,只看人。先見其友,次見其弟,再見其岳父。如果說上一次只是讓劉備開了眼界,那麼,這一次就讓劉備更加按納不住。你想,諸葛亮的朋友、弟弟、岳父都如此地超凡脫俗,諸葛亮本人還了得嗎?

所以第三次劉備就要擇吉齋戒,沐浴更衣了。而且,離草廬半裡,就要下馬步行;到草堂之外,就要拱立階下;諸葛亮高臥不起,他就要一等再等了。那心情,已不像一個禮賢下士的招聘者,倒像是上門求婚的癡情人。

實際上劉備初入隆中,剛剛聽了歌,看了山,便已肅然起敬。因此當他『親叩柴門』與童子對話時,便有了些【西廂記】裡面張生見紅娘的味道。張生見紅娘時是怎麼說的?『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年二十三歲,正月十七日子時建生,並不曾娶妻。』結果被紅娘搶白:『卻是誰問他來?』劉備怎麼說?『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先生。』結果也碰釘子:『我記不得許多名字。』兩個場景,豈非神似?

當然相似的。如果說戲劇中的崔鶯鶯是『待字閨中』,那麼,小說中的諸葛亮就是『待價隆中』。他們都是心氣極高的人,決不肯隨隨便便就『以身相許』。所以,他們都必須擺足了架子,做足了文章,吊足了胃口,以保證對方的誠意經得住考驗。

另一方的情況則略有不同。張君瑞對崔鶯鶯,自然是一見鍾情;劉玄德對諸葛亮呢,按照羅貫中的說法,也是相見恨晚。劉備怎麼就那麼想見諸葛亮呢?因為『水鏡先生』已經讓他意識到,自己遲遲不能成功的原因,是缺少一個可以運籌帷幄總攬全域的智囊型人物,一個當代的姜尚和張良。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徐庶,又走了。其實,徐庶離開劉備,是在諸葛亮已經出山之後。【三國志】的記載很清楚,諸葛亮出山以後,曹操南征,劉琮投降,劉備『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迫破,獲庶母』,【三國演義】改成了『元直走馬薦諸葛』。這一改,就改出問題來了。請問,徐庶既然知道諸葛亮是經天緯地的政治天才,為什麼早不推薦,非得要等自己走了才說?這豈非等於說徐庶害怕諸葛亮搶了自己的地位和風頭嗎?羅貫中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便安排徐庶在推薦了諸葛亮之後,又特地去做說服動員工作,結果被諸葛亮臭駡一通。也就是說,徐庶之所以早不推薦,是因為他知道諸葛亮不肯出山。但這樣一來諸葛亮的道德品質就成問題了。一個『每自比管仲、樂毅』的人,偏說徐庶的推薦是把自己當替罪羊、犧牲品,還要勃然變色,這也未免太矯情了吧!羅貫中想幫諸葛亮抬價,結果卻是給他的臉上抹黑。這和『狀諸葛多智而近妖』一樣,都是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前面講的那個故事也如此。儘管羅貫中說得天衣無縫,實際上處處露出馬腳,讓人一眼就看出劉備在隆中的那些奇遇和巧遇,其實都是諸葛亮的刻意安排。什麼會唱歌的農民,不懂事的童子,滿腹經綸的朋友,道貌岸然的丈人,都是諸葛亮的『托兒』。其目的,就是要把買方市場變成賣方市場,讓劉備出大價錢把自己買斷。

所以,【三國演義】裡面這個『三顧茅廬』的故事,完全可以看作三國版的行銷學教材。在這個故事裡,劉備好比投資方。他要買斷諸葛亮,又不知道貨色如何。這倒也是商家的正常心理,但于劉備為尤,因為【三國演義】裡面劉備這家公司的資本,是他打著『皇叔』的招牌忽悠來的;而他這個『皇叔』身份雖非假冒偽劣,卻也含金量不高,有點『注水豬肉』的意思。因此劉備就會想,我這個『皇叔』是注水豬肉,諸葛亮那個『管仲』、『樂毅』就貨真價實?我劉備可以忽悠天下,諸葛亮就不會忽悠我?這就要探個虛實。所以,他聽了徐庶的推薦後,並沒有像老祖宗劉邦那樣衝動。劉邦聽了蕭何的推薦,立即就拜韓信為大將軍,劉備卻得先看看再說當然他手上的官帽也不多。所以他的三顧茅廬,表面上看是禮賢下士,實際上是實地考察。劉備這點小心眼,以諸葛亮之聰明,哪裡會看不清?便給他來了個欲擒故縱曲徑通幽。這就是我對『羅貫中版』之『三顧茅廬』的理解。

這當然未免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它只是我的一點『個人意見』,連『時代意見』都算不上,更非『歷史意見』,也不會是羅貫中的意見。那麼,羅貫中為什麼要這樣寫呢?我想原因之一是為了好看。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不管相信不相信,都承認這故事實在精彩。另一個原因,則可能是寄託了羅貫中自己的人生理想。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據說曾經當過義軍領袖張士誠的幕僚。明代王圻的【稗史彙編】說他『有志圖王』,只不過壯志未酬而已。因此,他在寫作【三國演義】時,難免會借古人之杯酒,澆心中之塊壘,把自己的理想抱負投shè到人物身上。其實,像他這樣的古代讀書人,是差不多都有『諸葛亮情結』的。他們敬佩諸葛亮的才智,仰慕他的人品,感動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歎息他『出師未捷身先死』。他們和諸葛亮之間,幾乎處處都有共鳴。

問題是,歷史上和諸葛亮一樣具有這些優秀品質的人並不在少數,成為讀書人精神偶像的也還有一些,為什麼諸葛亮最受崇拜呢?原因之一,我認為就在『三顧茅廬』。中國古代的讀書人有一種矛盾心理。一方面,他們希望出將入相,建功立業,至少也得謀個一官半職,以便光宗耀祖。另方面,他們又很清高,很脆弱,碰不得釘子,受不了冷遇。沒錯,『男兒本自重橫行』,但那也得『天子非常賜顏色』呀!最好是那機會,那職務,那烏紗帽不用自己去求,去考,是人主恭恭敬敬給你送來,八抬轎子請你出山。諸葛亮享受的就是這種待遇。他就是劉備『請』出山的,還請了三回,實實在在給足了面子。

這就太讓人羡慕了,也太讓人嚮往了,因此必須大書特書。讀書人是沒有什麼權力的,能夠有的也就是『話語權』。那還不把文章做足?『羅貫中版』之『三顧茅廬』就這樣誕生。但可惜,這是羅貫中的諸葛亮,未必是真實的諸葛亮。

其實,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際遇,是劉備『三顧茅廬』,還是諸葛亮『登門自薦』,以及劉備是否去了三次,見了三次,談了三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談了什麼。無疑,如果他們真的談了多次,我們現在是不可能完全和準確地知道其內容了。我們所能知道的,是結論性的意見,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諸葛亮的政治天才,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兩個人之間的對話,也充滿張力,其戲劇性決不亞于羅貫中的『劉玄德三顧草廬』。

更有意思的是,早在建安五年西元200年,也就是劉備和諸葛亮相見的七年前,就有人為孫權做了類似的戰略規劃,堪稱『孫權版』或者『東吳版』的【隆中對】。這個人和諸葛亮一樣,也預見到了『天下三分』的結果。或者說,也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戰略目標。那麼,這個人是誰?他那個『孫權版』或者說『東吳版』的【隆中對】,和諸葛亮的【隆中對】又有什麼異曲同工之妙呢?

請看下集:隆中對策。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