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霸图十七(五)

反经(长短经)作者:赵蕤发布:华夏士子

2021-8-25 11:52

太祖亡出关.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于己吾.与后将军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渤海太守袁绍同时俱起.合兵数万.推绍为盟主.设坛场.共盟拆.臧洪操盘血而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
贼臣董卓.乘衅纵暴.害加至尊.毒流百姓.大具沦丧.剪覆四海.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等纠含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谕此盟.俾堕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洪慷慨涕泗立下.闻者激扬.
曹公行称奋武将军.
卓闻兵起.乃徙天子都长安.卓留兵屯洛阳.司徒王允与吕布杀卓.扬奉.韩暹以天子还洛阳.太祖至洛阳卫京邑.暹遁去.太祖以洛阳烧焚残破.奉天子都许.下诏责袁绍以地广兵强.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绍时并公孙瓒.兼四州之地.绍遂攻许.太祖破之官渡.绍呕血死.袁绍.字本初.汝南人也.为司隶校尉.董卓议废立.绍不听.卓怒.绍悬节于上东门.奔冀州.卓购求绍.伍琼为卓所信.阴为绍说曰:『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绍不达大体.恐惧出奔.非有他志.今急购之.势必为变.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即山东非公所有也.
不如赦之.拜一郡守.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卓以为然.乃遣授绍渤海太守.绍与孔伷等同起义.袭夺韩馥冀州.据河北.练精卒十万.骑万匹.欲进攻曹操于许.沮授进说曰:『近讨公孙师徒历年.百姓疲弊.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宜先献捷天子.务农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操隔我王命.
然后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治器械.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如此.可坐定也.』郭图.审配曰:『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今以明公神武.连河朔之强众以伐曹操.其势譬如覆手.
今不时取.后难图之.』授曰:『盖闻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兵义无故.骄者先败.曹操奉定天子.建宫许都.今举兵相向.于义则违.且庙胜之策.不在强弱.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练.非公孙瓒坐受围者也.今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师.窃为公惧之.』图曰:『武王伐纣.不为不义.况兵加曹操而云无名.且公师徒精锐.将士思奋.而不早定大业.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此越之所以霸.吴之所以亡也.监军之计在于持牢.而非见时知机之变也.』绍遂不用沮授之计.曹公军官渡.绍时悉众而南.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得安业.我不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而克也.今释庙算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绍不从.遂攻操于官渡.绍自引兵至黎阳.沮授临行.散其资财.会宗族以与之曰:『势在威无不加.势亡则不保其身.哀哉.』其弟宗曰:『曹操士马不故.君何惧焉.』授曰:『以曹兖州之明略.又挟天子以为资.我虽克伯珪.众实疲弊.而主骄将汰.军之破败在此举也.扬雄有言「六国嗤嗤.为赢若姬」殆今之谓耶.』及渡河.临舟叹曰:『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将济乎.』绍果为曹公所败.绍进保武阳与操相持.沮授又说曰:『北兵虽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财货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宜修持久.旷以日月.』绍不从.连营渐逼官渡.许攸进曰:『曹操兵少.而悉师拒我.许下余守.势必虚弱.若分遣轻骑.星行袭许.拔.则操为成擒.如其未溃.可令首尾奔命.破之必也.』绍又不能用.会攸家犯法.审配收击之.攸不得志.遂奔曹公.而说操袭取淳于琼.琼时督军.屯在乌巢.去绍军四十里.
操自将急击之.时张部说绍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琼破.则将军事去.
宜引兵救之.』郭图曰:『郃计非也.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郃曰:『曹公营固.攻之必不拔.若琼等见擒.吾属尽为虏矣.』
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操营.不能下.曹公破琼.焚其积聚.绍军溃散奔北.曹公遂破绍.乃威震天下也.
太祖讨绍子谭.尚于黎阳.尚与熙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斩尚.熙.送其首.遂平河北.初.太祖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攻之.郭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郭图.冯纪为之谋臣.定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征刘表.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太祖曰:『善.』太祖方征刘表.谭果与弟尚争冀州.谭遣辛毗乞降.请赦.太祖以问群臣.群臣多以表为强.宜先平之.谭不足忧也.荀攸曰:『天下方有事.而表坐保江汉间.其无四方之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川之地.带甲十万.绍以宽得众.欲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今兄弟构恶.其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全.力全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则天下不足定也.此时不可失也.』太祖曰:『善.』乃许谭和破袁尚.太祖征刘表.会表卒.子琮降.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初平元年.诏以表为荆州刺史.南接五岑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援操.且欲观天下之变.刘先说表曰:『今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将军若有所为.起乘其弊可也.
如其不然.固将择所宜从.岂可拥甲十万.坐观成败.求援而不能助.见贤而不能归.此两怨必集于将军.恐不得复中立矣.曹操善用兵.其贤俊多归之.其势必举袁绍.然后移兵向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也.今之胜计.莫若以荆州降操.操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表不从.
十三年.曹操自将征表.未至.表疽发背.卒.操军新野.傅巽说琮归降.琮曰:『今与诸君据全楚之地.守先君之业.以观天下.何为不可.』巽曰:『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逆人主.逆道也.以新造之楚而御中国.必危也.以刘备而敌曹公.不当也.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师之锋.必亡之道也.将军自料何如刘备.』琮曰:『不若也.』巽曰:『诚以备不足御曹公.即难保全楚.不足以自存.诚以刘备足敌曹公.则备不能为将军也.愿将军勿疑.』琮遂举众降.时.刘备奔在荆州.表不能用.闻荆州降.遂奔夏口.

关中诸将马超.韩遂.成宜等反.曹公破之.曹公与马超等夹关为界.曹公急持.而潜遣徐晃等夜渡蒲坂津.据河西为营.公自潼关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丁斐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结营谓南.超遣信.求割地.任子以和.公伪许之.韩遂请与公相见.至期.交马上.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故旧.拊手欢笑.既罢.超问遂何言.遂曰:『无所言.』
超疑之.他曰.公又与遂书.多所改灭点窜.如遂改定者.超愈疑遂.曹公乃与战.大破之.关中平.诸将问公曰:『初.贼守潼关.渭北道缺.不从河东击冯翊而反守潼关.引日而后北渡.何也.』公曰:『贼守潼关.若吾入河东.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也.吾故盛兵向潼关.贼必悉众南守.西河之备虚.故二将得擅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以有二将之军.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者.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而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蓄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瞑目.兵之乘变.固非一道也.』

白话
太祖逃出关,至陈留,散尽家财,召集义兵汇合己吾。太祖与后将军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渤海太守袁绍同时举兵,合兵数万推袁绍为盟主,众人设置坛场,共同盟誓,臧洪举着一盘血盟誓说:『汉朝宗室不幸,帝王纲纪失去承继。贼臣董卓,骄纵暴虐,残害及于皇帝,屠毒流于百姓。天下大事荒废,剪灭天下异己。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等人纠集义兵,同赴国难。凡是我的同盟,齐心协力,共效人臣操守,即使脑袋掉了,也绝无二心。有背叛此盟誓的,断子绝孙,死无葬身之地。皇天后土,祖宗神灵,都来看我们的行动吧。』臧洪在盟坛下慷慨流泪,听到结盟誓词的人也都激动昂扬不己。曹操为奋武将军。董卓听说盟军举兵,于是迁移天子定都长安,留下军队屯守洛阳,司徒王允与吕布联合杀掉董卓。
杨奉、韩暹护送天子返回洛阳。太祖到洛阳卫京县,韩暹逃跑了。太祖以洛阳被焚烧,残损破败为由,敬请天子定都许都。下诏谴责袁绍依仗地广兵强,结党营私,不为王事效力。袁绍当时正兼并公孙瓒以及四州的土地。袁绍于是进攻许都,太祖在官渡大败袁绍,袁绍吐血而死。袁绍,字本初,汝南人。任司隶校尉。董卓商议废灵帝、立献帝,袁绍不赞同。董卓大怒,袁绍把符节挂在东门,奔逃冀州。董卓出重金捉拿袁绍。伍琼是董卓信任的人,暗地为袁绍游说:『废立皇帝的大事,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到的。袁绍不识大体,害怕逃窜,并不是有其它志向。现在急着追捕他,形势必定会发生变化。
袁氏家族树立恩德已经四代,门生旧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招纳豪杰,招募士兵,英雄因此而群起,那样太行山以东就不是归你所有了。不如赦免他,封他一个郡守之职,袁绍听说你赦免他的罪过,必定高兴,以后就不能成为祸患了。』董卓认为伍琼的说法很对,于是派使臣授予袁绍渤海太守之职。
袁绍与孔伷等人共同起义,偷袭夺取了韩馥所在的冀州,占据了黄河以北。
训练精兵十万,骑兵一万,想要进攻许都的曹操。沮授进谏道:『近来讨伐公孙瓒军队几年,百姓因此疲乏困顿,税收和兵役还很沉重,这是国家的深重的忧患,当前,应当先向天子进献贡物,从事农业生产,安抚百姓。如果这样做行不通,然后向天下声明曹操阻隔天子的命令,再进军屯守黎阳,逐渐攻取黄河以南,多多制造船只,修理制造武器,分别派遣精兵,抄袭边界地区,令他们不得安宁,我们从中以逸待劳。象这样,可以不用费心就平定曹操了。』郭图、审配说:『兵书的法则是兵力十倍于敌军就围而聚歼,五倍于敌军就追击攻打,力量对等就能够战斗。现在凭明公的神武,连结黄河以北强大的军队攻打曹操,易如反掌。现在如果不及时攻取,以后就难以谋图了。』沮授说:『听说挽救混乱,诛杀残暴的军队才叫义军,依仗人多势众的叫做骄兵,靠义出兵,所向无敌,而骄兵必先溃败。曹操侍奉天子,建宫许都,现在起兵攻打,于义是相背离的。况且克敌制胜,不在势力的强弱。
曹操的法令已经得到实行,士兵精练,不同于公孙瓒,坐等受围困。现在放弃万无一失的战术,发无名之师,我很为明公担心。』郭图说:『周武王讨伐商纣,不可以说不义,何况现在攻打曹操,怎么能说没有名目呢!而且明公士兵精锐,将士想要奋进出力,如果不及早安定大业,正是所说的「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这正是越国之所以成就霸业,而吴国之所以灭亡的原因。
监军的计划,只想做到确有把握,但却不懂得机变。』袁绍于是不使用沮授的计策。曹操屯军官渡。袁绍当时率兵向南,田丰劝他说:『曹操善于用兵,变化无常,兵虽然少,但不可轻视。不如以时间来和他相持。将军你占据险固的泰山、黄河,拥有四州的士兵,外面交结英雄,里面治理农业,作为攻战之本。然后挑选精兵,分成奇兵,乘虚屡屡出击,骚扰黄河以南,敌人援救右边我们就攻打他的左边,援救左边就攻打他的右边,让敌人来回疲于奔命,人民不能安居乐业;我军不劳苦而彼军已经困乏,不用三年,可以坐等着攻克曹操了。现在放弃现成的克敌谋略,而使成败决定于一次战斗,如果不成功后悔都来不及了。』袁绍不听,于是屯兵官渡攻打曹操。袁绍亲自带兵到黎阳。临行前,沮授把他的家财分给同宗族的人,并对他们说:『实力强大,声威无所不到,势力衰亡就连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住。悲哀啊!』沮授的弟弟沮宗问:『曹操的兵马不如袁绍,你担心什么呢?』沮授说:『凭曹操在充州的明智和谋略,又挟天子作为凭资,我们虽然打败了公孙瓒,士兵已经很疲劳困乏了。而且袁绍骄横,大将残暴,大军的失败一定在此一举了。
扬雄曾说「六国嗤嗤,为赢弱姬」,大概说的就是现在吧!』等到渡黄河,沮授又临舟感叹:『君主志大才疏,将帅又贪图功劳。悠悠的黄河啊,我还能回来吗?』袁绍果然被曹操打败。袁绍进兵保守武阳,与曹操相抗衡。沮授又劝袁绍:『北方的士兵虽然多,但是果敢的劲头不如南方士兵,南军谷物短缺,财物不如北军;南军速战有利,北军久持有利。当今之计应当长期修战,用时间来拖垮南军。』袁绍不听从沮授的建议,连结营寨,逐渐进逼官渡。许攸进谏说:『曹操兵少,却出动了全部兵力来攻打我军,许都留下的守卫部队,势力必定虚弱。如果分派少量兵力,星夜奔驰,偷袭许都,攻下了,曹操就一定能够擒获了。如果攻不下,可以让曹军两头奔走应命,打败曹操是一定的。』袁绍又不能采用许攸的计策。此时正赶上许攸家族的人犯法,审配囚禁了他们。许攸在袁绍手下不能伸展志向,投奔了曹操。许攸劝曹操偷袭淳于琼。淳于琼当时任督军驻军乌巢,离袁绍的军队有四十里。
曹操亲自率军攻打乌巢。当时,张郃劝袁绍说:『曹操士兵精良,如果攻打淳于琼,必定会打败。淳于琼兵败,那么将军的大业就会付诸东流。应当派兵救援淳于琼。』郭图说:『张郃的计策不好。不如攻打曹操的大本营,曹操势必还兵,这样乌巢之围不必救就自然解开了。』张郃说:『曹操营地坚固,必定无法攻破,如果淳于琼等被擒,那么我们这些人就全都要成为俘虏。』
袁绍只派遣少量部队救援淳于琼,却用重兵攻打曹操的阵营,不能攻下。曹操打败淳于琼,焚烧了乌巢的粮草。袁绍的军队于是溃败,逃奔黄河以北。
于是彻底打败了袁绍,威名震天下。
太祖在黎阳讨伐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袁尚与袁熙逃往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杀了袁尚、袁熙,奉送二人的脑袋给曹操,于是平定了黄河以北。当初,太祖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接连几次打了胜仗,各将领想要乘胜攻打。郭嘉说:『袁绍喜爱这两个儿子,没能选一个合适的继承自己的位子,郭图、冯纪分别是他们的谋士,相互间必定争斗、离间。如果我们攻打紧急,他们就相互扶助;如果攻打稍缓,他们又开始争位。不如向南攻打荆州刘表,等待他们的变化。变化之后,再攻打,可以一举成功。』太祖说:『妙!』太祖刚刚征刘表,袁谭果然与弟弟袁尚争夺冀州。袁谭派辛毗向太祖投降,请求赦免以前的罪过。太祖询问群臣。群臣大多认为刘表强大,应当先征平,袁谭不值得忧虑。荀攸说:『天下正发生大事,而刘表稳坐江汉之间,他没有统治天下的大志,一看可知。
袁绍占有四州的地盘,军队十万,靠宽厚得到众人拥戴,想让两个儿子和睦相处,安守自己创成的大业,这样天下就会干戈不止。现在兄弟之间结下仇怨,势不两立。如果两人合力,那么势力就大,势力大就难以谋图了。等到他们混乱而攻打,那么天下就不愁平定不了。这个机会不可以错过。』太祖说:『好!』于是答应袁谭的求和,打败了袁尚。
太祖攻打刘表,正赶上刘表去世,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了太祖。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初平元年,皇帝下诏拜刘表为荆州刺史,管理南接五岑岭,北面包括汉水的广大地区,面积几千里,军队十余万。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抗衡,袁绍派人请求刘表出兵协助,刘表答应了却不派兵,也不支援曹操,想要坐观天下局势的变化。刘先劝刘表说:『现在天下豪杰争斗,两雄相持不下。天下的赌注都加在将军身上。将军如果有所行动,乘着双方疲困起兵,定会成功。如果不这样,就应选择一个合适的人归从,怎么能拥有十万军队却坐观成败呢?求援不能相助,见到贤人又不能归顺,这样双方的怨恨必定集中在将军身上,恐怕不能保持中立。曹操善于用兵,贤良豪俊多归顺他,必定会打败袁绍。打败袁绍后再移兵江汉,恐怕将军不能抵御。现在的取胜之计,不如以荆州投降曹操,曹操必定看重将军的恩德。将军可以长享富贵,福祚延及后代。这是万全的计策。』刘表不听。汉献帝十二年,曹操亲自率军攻打刘表。曹军未到,刘表背上疽发去世。曹操屯军新野。傅巽劝刘琼归降,刘琮说:『现在我与各位占据整个楚地。主持父亲的事业,坐观天下大事,有什么不可以?』傅巽说:『逆与顺有一定原则,强与弱有一定趋势。以臣子的地位来抗拒君主,这是大逆不道的;用刚刚建立的楚地来抵御中原大军,是危险的;用刘备去攻打曹操,不合适。三方面都不行,想要抵抗君王的军队,必然自取灭亡。将军自觉与刘备比怎么样?』刘琼说:『不如刘备。』傅巽说:『假如刘备都不能抵抗曹操,那么就难以保全楚地,刘备也不能够保全自己;假如刘备能够抵抗曹操,那么刘备也不能为将军效力,希望将军不要再迟疑了。』刘琮于是率军归降曹操。当时刘备在荆州逃亡避难,刘表不能任用。
刘备听说荆州归降曹操,于是逃亡夏口。
关中诸将马超、韩遂、成宜等谋反,被曹公打败了。曹公与马超等人军队以潼关为界,分兵两侧。曹公急忙守住潼关,暗地里派徐晃等人夜渡蒲坂津,占据黄河西边扎营,曹公从潼关北部渡黄河,没有成功,马超趋船急战。丁斐放牛马引诱马超的军队。马超军大乱,争着抢牛、马,曹公得以渡过黄河,在渭河南部按营扎寨。马超送信给曹公,请求割地送人质和解。曹公假意答应了。韩遂请求与曹公相见,到约定日期,二人交于马上,谈话不涉及军事,只说京都以前的老朋友,双方拊掌谈笑。交谈后,马超问韩遂与曹操说什么,韩遂说:『没说什么。』马超开始怀疑。又有一天,曹公给韩遂一封信,信中改窜的地方很多,好象是韩遂改定的。马超因此更加怀疑韩遂。曹操与马超会战,大败马超。关中平定。
诸将问曹公:『当初,马超据守潼关,渭河北部的道路无兵据守,你不从黄河东部攻打冯翊,却反守潼关,拖延一段时间再北渡黄河是为什么?』曹操说:『敌军据守潼关,如果我军进入黄河东部,敌军必定带兵把守各渡口,那样的话,西部的军队就不能渡过黄河,所以我故意用重兵攻打潼关;敌军全力在南部把守,西部守备虚弱,所以徐晃二人可以占领西河,之后,我带军北渡黄河,敌军不能与我军争西河,是因为有两位将军已占据了西河。我们连接车辆,树立栅栏,作为通道,通到黄河南岸,既然不能取胜,暂且向敌军表明我军的势力的软弱。渡军渭河后,修固军垒,任凭敌军辱骂,坚守不出,故意使他们骄纵;所以敌军不修建营垒,反而请求割地。我假意答应,是要敌军放松警惕,不做戒备,让战士养精蓄锐后,再出奇兵攻打,这就是所谓的「疾雷不及掩耳,猝电不及瞑目」用兵的随机应变,本来不是固定的。』

天子策命公为魏王.孙权称吴王.据江东.刘备袭益州牧刘章.据蜀.
天下遂三分矣.
二十五年.薨于洛阳.子丕嗣.受汉禅.崩.子睿嗣.崩.子齐王芳立.废.高贵乡公髦立.废.常道乡公璜立.璜禅晋.

白话
天子策命曹公为魏王。孙权称为吴王,占据江东;刘备袭击益州牧刘璋,占有西蜀,天下于是一分为三。献帝二十五年,曹太祖在洛阳去世。曹公的儿子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位。文帝曹丕驾崩,他的儿子曹睿继位,曹睿驾崩,他的儿子齐王曹芳即位。曹芳被废掉后,高贵乡公曹髦即位。曹髦被废后,常道乡公曹璜即位。后来,曹璜让位于司马昭,开始了晋朝的统治。

晋高祖宣皇帝名懿.字仲达.姓司马.河内温人也.仕于魏武之世.历文明二帝.居将相之位.平盂达达为新城太守.反.灭公孙度度世称燕王.据辽东.擒王凌凌谋立楚王为帝.兵败自杀.魏明帝崩.遗诏使帝为太尉.与大将军曹爽辅少主少主齐王芳也.帝诛曹爽爽谋为不轨.宣帝谢病避之.爽党李胜为荆州别驾.帝诡为耄昏.云并州近胡.可为其备.胜退.谓爽曰:『司马公尸居残气.神形已离.不足虞也.爽于是专恣.恶太后知政.迁于永宁宫.嘉平元年.天子谒陵.爽兄弟权兵从出.宣帝乃启奏永宁官.废爽.然后勒兵至洛水.迎天子.奏爽与其党谋反.皆诛.宣帝崩.子师代为相师字子元.是为肃宗景皇帝.镇东将军母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反.征平之俭钦初反也.景帝问王肃曰:『安国宁主.其术安在.』肃答曰:『昔关羽率荆州之众降于禁于汉滨.遂有北向争天下心.后孙权取其将士家属.羽士众一旦瓦解.今淮南将士父母皆在州.但急往御之.使不得前.必有关羽土崩之势.』景王从之.遂破俭等也景帝崩.弟昭代为相昭字子上.是为太祖文帝.辅政为司空.诸葛诞据寿春.反.奉诏征平之.伐蜀.擒刘禅.于时政出权臣.人君主祭而已.魏帝不能容.自勒兵攻相府.太祖用长史贾充计.逆战.舍人成济执杀魏帝高贵乡公也.名髦.字士彦.乃伪令皇太后下令废少帝.又委罪成济.诛其三族.太祖崩.子炎受魏禅炎字子安.文帝太子.是为世祖武皇帝.即受魏禅.用羊祜.杜预计.征吴.平之.立二十五年崩.太子衷立字正度.是为惠帝.武帝太子

白话
司马懿是河内郡温地人氏,字仲达,姓司马晋建国后追封他为高祖宣皇帝。早年追随曹操魏建国后追封为魏武帝,魏文帝、魏明帝时官居丞相,平息孟达的反叛,翦除公孙度的割据势力,擒获叛军首领王凌,屡建奇功,权倾一时。魏明帝弥留之际,下遗诏封司马懿为太尉,和大将军曹爽一起辅佐少主曹芳,司马懿为独掌大权,杀死了曹爽,曹爽图谋作乱,司马懿称病在家不上朝避开他,曹爽的同党李胜为荆州别驾。司马懿假装老糊涂,竟说并州靠近胡人土地,应当作好防备。李胜从司马懿处回来对曹爽说:『司马懿神情恍惚,已成为行尸走肉,不值得防备他了。』曹爽因此更加飞扬跋扈,独断专权,他厌恶太后主持政事,把她迁到永宁宫。公元249 年即嘉平元年, 皇帝拜祭曹操陵墓。曹爽兄弟领兵跟着皇帝出朝。司马懿见时机可乘,于是到永宁宫奏明太后,废除了曹爽的权力。然后亲自带兵到洛水这个地方迎接皇帝回朝,弹劾曹爽及其同党谋反,一并治了死罪。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接替他作了丞相司马师字子元,晋立国后被迫封为肃宗景皇帝,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谋反,司马师率军平息了叛乱毋丘俭,文钦刚开始谋反的时候,司马师问王肃说:『安定国家辅佐皇上,应该怎样做法?』
王肃回答说:『当初关羽率领荆州士卒在汉水边上收服于禁,然后就有了向北扩张统一天下的雄心。以后孙权带兵俘虏了他手下将士的家属,关羽的部队立刻军心涣散。如今毋丘俭等将士的家属都在扬州,情况紧急时用他们抵抗,使毋丘俭的将士不得近前,一定会使他们象关羽士卒那样呈土崩瓦解的局面。』司马师听从了王肃的计策,并因此打败了毋丘俭等叛军
。司马师死后,他的弟弟司马昭代替他作了丞相司马昭字子上,晋定国后追谥他为太祖文皇帝,辅佐朝政行使司空的职权。诸葛诞据有寿春,反叛,同马昭奉皇帝诏书平定了叛乱。讨伐蜀国,俘虏了刘禅。这时魏国的国政旁落到当权大臣的手中,皇帝不过行使祭祀宗庙的权力而已。魏帝不能容忍下去,亲自带兵围攻丞相府,司马昭用长史贾充的计策迎战,舍人成济杀死了魏帝曹髦曹髦废为高贵乡公,名髦,字士彦。司马昭于是以欺诈的手段让皇太后下令废掉皇帝,又把成济作为替罪羊,灭门三族。司马昭死后,他的儿子司马炎取得了魏国的政权,夺取政权后,又用羊祜、杜预的计策进攻吴国,最终灭掉了它。司马炎在位二十五年,他死后,太子司马衷继位司马衷字正度,就是魏惠帝,武帝司马炎的太子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