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十三讲 平天下之德本财末

大学赏析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6 01:35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此:乃,才有人有人,意为得众,有人此有土有土,意为得国,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指国君以德为外,以财为内,争民施夺与民争利,施行劫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悖:音bèi,悖逆,指违背正道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命不于常:天命是不会始终如一的。”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楚昭王时的史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舅犯晋文公重耳的舅舅狐偃,字子犯曰,“亡人流亡的人,指重耳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使用。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假如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枝末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这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
《康浩》说:“天命是不会始终如一的。”这就是说,行善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
《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当作宝。”
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当作宝。”
今天讲“治国平天下”章的第三节:德本财末。在第二节中,作者告诫说,为政者处于万民仰望的境地,“不可以不慎”。那么,应当谨慎什么呢?这一节作了回答:“君子先慎乎德。”为政者首先要慎重考虑的,是自己的德行,也就是要修明自己光明正大的品德。
作者把德行与财富对举起来进行比较,阐述了“德本财末”的理由:“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这就是说,为政者有了德行,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有了民众的拥护,才能保住国家,拥有土地;有了土地,才能获得财富;有了财富,才能供给使用,从而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保证社会秩序的安定祥和,使民众得以安居乐业。作者据此断定:“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倘若国君“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把德这个根本当成外在的东西,把财这个枝末当成内在的根本,就必然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结果只能是“财聚则民散”,财富集中到国君这里了,而民心却散失了。反之,倘若国君以德为本,以财为末,关注民生,不与民争利,就会“财散则民聚”,财富虽然分散到民间了,但民心却凝聚到国君这里了。这就好比“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
作者引用《康诰》中“惟命不于常”这句话说:天命是不会始终如一的。国君以德为本,多行善举,便会得到天命,这就是所谓“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反之,不行善举,“外本内末,争民施夺”,便会失去天命,失去民心,丢掉国土。国土丢了,财富也就没有了。
为了反复申说“德本财末”的道理,作者还列举了两则历史故事。第一个故事,《国语·楚语》记载:楚昭王派使者到晋国,晋国赵简子问楚国珍宝美玉现在怎么样了。使者回答说:“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意思是说,楚国从来没有把美玉当作珍宝,只是把善人,如观射父这样有德的大臣看作珍宝。
第二个故事,《礼记·檀弓下》记载:晋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因被骊姬的谗言迷惑,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他的另一个儿子重耳为避难而逃亡在外。后来,晋献公逝世,秦穆公派人劝重耳归国掌握朝政。重耳将此事告诉舅舅子犯,子犯以为不可,说:“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意思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当作宝。这里所说的亡人,就是当时为避难而流亡在外的重耳。再后来,重耳在舅舅子犯辅佐下,终于回到晋国,他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两则故事时代不同,人物不同,情节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把德行视为根本,把财富视为枝末。这正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引以为戒的。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