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论语问答录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2 15:14

有子有子:姓有,名若,孔子晚年的学生曰:“其为人也孝弟弟:同“悌音tì替”,敬爱兄长之意,而好犯上者,鲜音xian险:少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与:同“欤”,语气词,表示疑问!”

有子说:“一个人,做人能孝敬父母,善事兄长却又喜欢犯上,这是很少见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造反的,从来就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道也就由此而生了。孝悌,这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吧!”

孔子论孝的要义和精华有哪些?

本章论孝,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层,“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怎样理解这句话呢?“孝”和“弟”,是儒家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悌。有子这句话,是从当时宗法制社会的实际状况来诠释孝悌的意义。在宗法制社会,天子、国君由嫡长子继承,庶子分封为诸侯、大夫。在这个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中,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大夫的关系,同时也是父子、兄弟关系。因此,遵从孝悌之道,就不会犯上作乱。但这只是孝悌之道在那个时代的内容和意义。秦以后,宗法封建制被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取代了,孝悌在这方面的意义也就淡化了。特别是近、现代以来,共和制取代了君主制,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已经瓦解,孝悌与不犯上作乱的联系就完全失去了它的基础。

然而,有子的这个特定时代、特定含义的解释,却成了近代以来“打倒孔家店”的一个靶子。有鉴于此,我们学习《论语》,一定要对其内容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分析,把那些只适用于当时特定历史环境的内容如本章的第一层含义,与那些具有超越时空价值的内容如本章的第二层含义区别开来。那些只适用于特定历史环境的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将会失去他的意义。而那些具有超越时空价值的内容,则是《论语》的精华所在,是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这一点,请务必加以注意。

第二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句,是孔门论孝的要义,强调君子行仁,首先要专心致力于对父母的孝,这是一切人伦的根本,只有把这个“本”立起来,人与人相处的“仁爱”之道才得以通行。

孔子学说被称为“人学”,他讲得主要是“人道”,其核心思想是“仁”,出发点和根本是“孝”。有子关于“孝悌为仁之本”的论述,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揭示孝与仁的关系,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中国人一向主张“百善孝为先”。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他认为,“仁”这种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人类的仁爱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实情感,这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切近、最根本的感情。孔子又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他把孝看作是人的最根本的品德,也是对人进行道德教化的前提和基础。孔门之教,就是教化、引导人们把善事父母的纯真爱心加以扩充和提升,推而及于兄弟、夫妇、朋友、君臣各种人际关系,进而循序达到“泛爱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更高境界。《论语》视孝为“仁之本”,《孝经》视孝为“至德要道”,其原因就在于此。

综合《论语》《孝经》关于孝的论述,其要点包括:

一是“能养”。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论语·为政》能养,就是有能力赡养父母。《孝经》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强调子女尽孝一定要“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要善于利用天时,精于分辨地利,以耕耘收获。要谨慎行事,保重自己的身体,爱惜自己的名誉,不给父母造成伤害。要勤俭持家,节省支出费用,以便赡养父母。这是子女尽孝应承担的最基本的义务。

二是要“敬”。孔子进一步指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就是说,如果只把赡养父母当作孝,那是很不够的,是一种世俗偏见。就是犬马也一样有人养着,如果没有对父母的尊敬之心,又与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强调的是对父母尽孝要有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要有尊敬之心。这是在精神层面对父母尽孝的基本要求。“敬”,是发自内心的对于父母真诚无私的爱,“孝敬”,是传统孝道的核心要义。

三是要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论语·为政》就是说对父母尽孝难在子女的态度上。如果总是给父母脸色看,即使让他们吃的再好,穿的再暖,他们心里也不会痛快,这就不能说是孝。

四是要时刻挂念。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做子女的,要把父母的生日和年龄时刻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喜悦,另一方面,又因他们日渐衰老而担忧。又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古代社会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因而孔子告诫做儿女的,父母在世时,尽可能不要远游。如果非得出远门,必定要安排好父母的生活,告诉父母自己在外面的方位等情况,以免父母担心。

五是要“几谏”。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几”是轻微、委婉的意思。子女侍奉父母,假如父母有过错,应当委婉地进行劝告,如果父母不听从,也要照常地恭敬,不能违逆,再看时机进行劝解,这样做虽然操劳而忧心,但也不能对父母产生怨恨之心。

六是要无违于礼。鲁国大夫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了两个字:“无违。”学生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孝经》也指出:“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他所强调的是,要以礼事亲,不可违背于礼。父母在世,要本着爱敬的精神侍奉他们,如有不合乎礼的言行,子女要以合乎礼的方法耐心规劝,这是对父母真正的爱护、尊敬;父母去世以后,要怀着悲哀之情料理好丧事,按照礼制去安葬他们、祭祀他们,这才算子女尽孝有始有终。

七是要“尊亲。”《祭义》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就是说,一个人能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使父母受到尊敬,这是最大的孝,是“达孝”。其次是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使父母受到侮辱。再次才是能养活父母。可见,儒家所提倡的孝,最重要的是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俗话说,“孝顺”,“孝顺”,“顺”就是孝。这种把“孝”理解为一切顺从、听命于父母的观点,流传甚广,影响颇大。其实,孔子是不赞成子女一切顺从于父母的。《孝经》记载,曾子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孔子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他所主张的父子关系,是父慈子孝;他所主张的兄弟关系,是兄友弟恭。双方之间是相互的、对等的,而不是一方绝对地服从另一方。

“孝顺”一词,出自《国语·楚语上》,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世则曲解其意,专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我们应正本清源,搞清楚孝顺之“顺”的原意,并非一切顺从父母。若就家庭而言,不妨理解为父子和顺、家庭伦理关系顺畅,更为贴切。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