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五节 孝亲尊老

华夏礼义(中国礼仪)作者:徐俊生发布:懋基

2019-10-20 00:41

孝道是中華文化之基石。人的生命來自父母,伊呀學語亦自父母而教,個人成長離不開父母呵護。子女與父母之情感,其它任何關係皆不能比擬。孝是最自然的情感。當父母年邁力衰,子女理當用『孝行』回報父母,表達感恩之心。

孝之義

人之軀體為父母所賜,從自然之道而言,是生命生生不息,保持更新換代,適應自然環境的必要方式。所以,個人生命,實際上是父母生命之延續。個人之語言、生活、文化等,亦由父母所教,故以人文而言,個人亦是父母理想、道統、文化之傳承者。幼時蒙父母養護,必有感恩之情,孝敬之心,亦由此起。『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孝經·聖治章〗』『孝道』即由此三因素而生。

華夏在上古鴻蒙之時,已產生基本的『孝道』,父母在世時奉食以養父母,父母百年後,安葬父母,『心喪』不已,日後常常將食物奉於父母靈前,猶如父母仍在。現今許多人仍以此方式緬懷已故親人。上古喪、祭之禮即是因此而成。『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經·開宗明義章〗』『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經·聖治章〗』孝道可謂華夏人文起源點。

近幾十年來,由於傳統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孝道亦隨之被毀,前些年不少影視作品反映子女或媳婦與父母矛盾,近年新聞媒體亦常報道此類信息,一些『不孝子孫』不乏高學歷、高職位者,說明孝道之缺失已相當嚴重。復興華夏文化,亦必自孝道始。

孝道的缺失,始於教育,因為年少時不當的教育,使童子不知『』為何,所以日後難免做些不孝之事。當孩童時,父母教之以恭敬,講述古之孝行典故,自然能深入孩童心靈。待能識字讀書,教以童蒙幼學,生活中亦要做灑掃、浣洗等家務,使其勤於力行;教其尊敬長輩,恭言慎行。有過則教之,有善則褒之。勿因溺愛使其衣來伸手,飯來開口,更有甚者對父母出言不遜,甚至踢打,父母亦以『孩子太小不懂事,以後慢慢教育。』為由而縱之。殊不知若不及時加以教導,久而成習,以後更難改之。待十多歲後意識定型,更加不可教。現今不孝之人大多因幼時缺乏教導而至。尤其是獨生子女,集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眾多親人長輩寵愛於一身,更需正確教導。〖禮記·內則〗中講到,男女未冠笄者即未成年人,雞鳴時即起床整理內務,天剛明時向父母問安,問飲食之需,等等諸事,以養恭敬之心。前些年,央視亦有一段公益廣告,廣告中一位年輕母親為婆婆洗腳,隨後,年幼的兒子亦學著為母親打水洗腳。這故事簡明的闡述,孝行教育,在於生活的熏習。孝道,始於感恩父母之心,加之耳渲目染而成之。

孝之行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孝經·開宗明義章〗

孔子在講孝道之,將愛惜身體做為孝之始。其義有二:首先,身體為父母最大的賜予,若不愛惜,必是對父母不敬重,孝行亦無從談起。其次,自己身體不受傷害,父母亦心安,若子女傷殘,父母必傷心不已。身體健全,內可事奉父母,外可建功立業,如此,父母才能頤養天年。

孝之終,在於建功立業。其義亦有二:首先,子女能建功立業,將來自然生活富足,父母自然心安。其次,子女能『揚名於後世』,論及子女功業,亦是父母教導有方,父母亦隨之沾光。更甚者『光宗耀祖』,連祖宗都跟著沾光,豈不是更大的喜事?

曾子名參,字子輿,為孔子弟子,以孝道著稱。曾子領悟孔子之意,延伸出更多道義:

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陳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烖及於親,敢不敬乎?

〖禮記·祭義〗

起居不莊重,住處『髒、亂、差』;事業上對領導不忠誠,或朝秦暮楚,或堅守自盜;工作不嚴肅,馬馬虎虎,吊兒郎當,不當回事;與人交往無信用,食言而肥,甚至坑蒙欺詐;作戰不勇敢,臨陣脫逃,甚至賣國求榮,等等諸項,不但使自己身敗名裂,也間接說明父母教導無方,使父母隨之蒙羞,所以皆是不孝之舉。

關於如何孝敬父母,儒家經典中有較多討論。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

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斂手足形,還葬而無槨,稱其財,斯之謂禮。』〖禮記·檀弓下〗

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禮記·祭義〗

孔子的弟子子遊、子夏、子路三人,分別向孔子請問孝道。孔子以不同方式,闡述了同一道理:恭敬之心。

有人認為能贍養父母,使其衣食無憂,即是孝。孔子指出:養狗養馬同是養,若贍養父母沒有敬心,則與養犬馬何異?

恭敬之心必顯於音容面色,若僅僅是為父母做事,有酒食讓父母先用,言語面色中卻透露出許多不悅之情。父母當作何想?故孝敬父母,和顏悅色最為重要,亦最難。

子路感嘆,因為太貧窮,父母在世時無可供養,父母去世後無財力按正規喪禮安葬。孔子說:『粗茶淡飯,能讓父母高興,即是孝;能按自己財力辦喪事,即符合禮。

若孝子對父母有深愛之心,心中必然充滿順和之氣;有滿順和之氣,臉上必定和顏悅色;能和顏悅色,則必定願為父母曲意承歡。能把握以上道理,便是孝子孝女了。

常言『孝順』,何謂孝『』呢?

〖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禮記·中庸〗

〖詩經·小雅·常棣〗有言:『情投意好妻子好,彈琴奏瑟同至老。兄弟感情既融洽,和睦相處樂陶陶。妥善安排你家庭,妻子兒女喜盈盈。』孔子說:『如此則父母順心。』孝順之『』,概由此而來。夫妻和睦,兄弟融洽,家庭歡樂,父母自然因此順心。天下父母,誰不如此?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論語·里仁〗

父母在世,不要常年遠遊他方,若因事在外,亦必須有常定之所。當今受經濟等諸多因素影響,許多人在外務工,這是環境所迫,不得已而為。若能在父母身邊工作,當然更好。為父母者,經常思念慾見子女,有孝心者,自當體諒此情懷。即使在外,一定要居有定所,一則在外生活安定,父母亦能放心;二則父母去探,亦有址可尋。現代許多人喜歡旅行,偶爾為之亦無不可,若常年在外遊走,父母必為之牽掛。孝子必不會如此。

還有人喜歡探險,專走無人之路,越險越刺激,心裡越喜歡。

孝子不服闇,不登危,懼辱親也。父母存,不許友以死。

〖禮記·曲禮上〗

孝子不做詭密之事,不到危險之處,因這些事都會使父母擔憂,若有意外傷殘,父母一則為之傷心,二則因教導不足而蒙羞。武俠劇中常見台詞:某人願為朋友『兩肋插刀』,這是最不孝之言,因為,若父母在世,個人為朋友私情而死,將置父母於何?縱使父母已故,亦當愛惜軀體,因為身體是『父母之遺體』,豈可毀傷?豈可輕言許他人?但若舍身護國家民族,為民族『兩肋插刀』,則是大孝。曾子曰:『戰陣無勇,非孝也。』若國破家亡,社稷宗廟盡毀,父母生不能養,死不能葬,同胞兄弟受屈辱、奴役。兒子正當壯年,卻不能抵禦敵於外,苛且偷生,是為大不孝。若能以身禦敵,保家衛國,使父母兄弟不受屈辱,則無論生死存亡,俱是大義、大孝之人〖大學〗裡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孝義之道也遵循這個次第,先修習提高自我,再經營家庭,效力於國家、天下。

〖史記·刺客列傳〗記載,戰國初年,有位大夫嚴仲子,因與韓國國相俠累有仇,千里至齊國尋訪到一位名聶政的勇士,贈送黃金百鎰一鎰為二十兩,聶政謝絕饋贈。等到聶政之母去世,聶政守喪期滿後,主動找到嚴仲子,訴說之前母親尚在,故不能從事,現母親已故,特來報嚴仲子『知遇之恩』。聽嚴仲子介紹緣由後,聶政獨自一人到韓國刺殺俠累,然後自刎。古代即使是刺客,亦將孝道放在首位。

曾子曰:『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飲食忠養之,孝子之身終。』

〖禮記·內則〗

父母年老力衰時,需要更加細心的照料,而且年老者多有疾病,所以盡量使他們快樂,不要違背他們的意願。使父母的耳目視聽、起居飲食都得到很好的照顧。即使父母百年後,他們生前所敬、所愛之物,也要妥當保存,這是一位孝子終身之事。孔子說,孝道就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禮,繼之以禮。』 據〖儀禮注疏〗講,黃帝時代,民眾質樸,父母過逝後終身『心喪』。後來質樸漸虧,才有為父母守喪三年的禮儀。現代社會由於節奏較快,為父母守喪三年的制度難以實行,但『心喪』之義需明白,此亦是孝道之延伸。

孝與不孝

一般而言,孝就是對父母恭順,不孝則是與父母『鬧矛盾』。但未必盡然,因為人『孰能無過』?父母亦有犯錯之時,此時若子女不論是非,曲從父母,反而是不孝。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諍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諍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諍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諍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諍於父,臣不可以不諍於君。故當不義則諍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孝經·諫諍章〗

諍,即爭論,指提出不同意見。

曾子聽孔子講孝道。問曰:『慈愛、恭敬、安親、揚名,這些都已聽明白,請問子女聽從父母的命令,可是說是孝吧?

孔子說:『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以前,天子有七位諍臣,雖然無道,也不會失去天下;諸侯有五位諍臣,雖然無道,也不會失去國;大夫有三位諍臣,雖然無道,也不會失去家。士有諍言之友,則自己不會丟失善的名聲。父親有諍言之子,則自己不會陷於不義的名聲。所以,當有不義之事時,子不可以不向父諍言,臣不可以不向君諍言。所以,當有不義之事,就要諍言,聽從父親之令,怎麼就是孝呢?

孔子以天下、國、家、個人為例,說明諍言的重要性。指出凡事當以『 即是非觀為准則,事奉父母當以符合『』,而不僅僅是『從父母之令』。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漢代趙歧為〖孟子〗作注解,詳細注明何為三不孝:

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孟子注疏〗

若不論父母做何決定,即使明知錯誤,亦曲意順從,不知適時諫言。如此將使父母背上『不義』的惡名。表面上是『孝順』,實際上是不孝。

〖孔子家語〗記載,曾參即曾子在瓜地中除草,不慎弄斷瓜苗根。父親曾皙大怒,操起大棍就向曾參後背打去,曾參被打昏,許久醒來。趕快到父親面前說:『剛才我得罪父親,父親用力教導我,您自己沒受傷吧?』回房間後,曾參還彈琴唱歌,以讓父親知道自己身體無恙。孔子聞知此事,很生氣,教導曾參說:『你沒聽說過嗎?以前瞽叟有兒子名為舜。舜事奉父親,父親有事找他時,舜無時不在身邊。但瞽叟想殺舜時,從來找不到。瞽叟用小棍打舜,舜就老實承受,當用大棍打舜,舜就逃走。因此瞽叟沒有犯下違背父道之罪,而舜也不失淳厚的孝道。如今曾參事奉父親,委身等待父親之暴怒,即使被打死也不知躲避。若被打死,會使父親陷於不義之名,這是最大的不孝。你不是天子之民,因為你的行為是在殺天子之民。你的罪有誰可比呢?』曾參聽後向孔子謝罪。

孝與順,絕非放棄自己的思考與判斷能力,聽任父母的安排及責打。當以『正確的是非觀來判斷。

若家中貧窮,自己正當壯年,卻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不去努力工作,以改善經濟情況。使父母亦跟著受貧困之苦。即使對父母如何恭順,亦是不孝。

不娶妻生子,將來祖先的祭祀必然斷絕,祖先的文化、家統等失傳絕跡,若干年後,世上更無人知曉父母及自己,亦是不孝。這三項不孝之罪中,以『無後』,即『絕先祖祀』,最為重。

孝與尊老

尊老,既包括尊重自己的父母,亦包括尊重其他的老年人。老年人體衰力微,逐漸失去勞動能力,甚至獨立生活的能力。需要子女、家庭及社會供養及照料。在某種意義上成為社會的負擔。民族學的材料表明,古代某些民族為減輕經濟壓力,不惜遺棄老人。而華夏祖先,從文明伊始,便以孝道為基礎,形成了尊老的風尚。尊老有多重意義。

一、傳統社會多是家族聚集生活,現今許多農村仍如此。同村裡一個或幾個姓氏家族世代相處,即使不同姓,相互間也能論上輩份。許多老人是與父母同一年代的人,相交甚久,有些老人甚至是父母的尊長。尊重他們,父母亦會心悅。得到老人們的讚譽,父母亦會引以為榮,同時也間接說明父母教導有方。所以〖孝經〗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因為自己的言行,不僅關係自己的聲譽,同時也關係到父母。即使在現代都市中,家庭也不可能是孤立的,時時刻刻與周圍有著聯繫,所以尊老,應是普世價值。

二、尊老即孝敬父母。自己不可能時刻守在父母身邊,不在父母身邊時,父母能得到他人的照料、幫助,則亦可慰己之孝心。若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父母,則自己亦當尊重他人父母。尊重他人父母,亦可慰他人之孝心,對方受此美德渲染,亦會尊重其他老人,這是孝心的相互傳遞。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人人皆有仁愛、惻隱之心。『不忍人之心』與孝心結合,便是尊老的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由尊敬自己的老人,推及尊重別人的老人。人人皆如此,則老人無處不受尊重。

三、尊老即尊重自己。每個人的生命,皆由幼年至壯年,再衰老至暮年。幼年、壯年時尊重老人,這種美德在社會上相互傳遞、學習。如此,待自己年老,自然也能得到下一代年輕人的尊重。薪火相傳,不知其盡。這樣的社會,必然和諧。

四、尊老有助於文化與知識的傳播。老者往往有更多的閱歷、經驗、知識、文化,年輕人對待老人恭敬有禮,老人才會樂意將這些傳授給他們。秦末,張子房即張良不辭勞煩的為一位陌生老人即黃石公撿鞋,於是老人授以〖素書〗、〖三略〗二書。後來張子房正是憑著此二書的智慧與謀略,輔佐漢高祖取得天下。若張子房無尊老之德,必然無授書之事。尊老之德,關乎大矣。

養老與治國

欲使天下、國家安定,必然照顧到方方面面,這是當政者必須考慮之事。使老者有所養,不僅可使老者安享晚年,也使少、壯者不為自己的未來擔憂,從而能盡心為國家、民族效力。所以賢明之君,必有尊老之德。孟子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君主的美德,自然能被百姓所效仿,『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大學〗』在上的君主敬老,則百姓莫不孝敬父母;在上的君主尊敬長者,則百姓莫不尊敬長者。〖禮記·王制〗中講:『天子每五年到四方巡狩,體察民情。』每到一處,首要之事,先詢問當地有無百歲老人,若有,則天子親自登門看望。

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貴有德、貴貴、貴老、敬長、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貴有德,何為也?為其近於道也。貴貴,為其近於君也。貴老,為其近於親也。敬長,為其近於兄也。慈幼,為其近於子也。

〖禮記·祭義〗

先王治理天下之要則有五:尊重有德者,尊重有地位者,尊重老者,尊敬年長者,愛護年幼者。此五項,乃先王之所以安定天下之本。尊重有德者,因為有德者更近於天道。尊重有地位者,因為他們近於君主。尊重老者,因為他們近於父母雙親。尊敬年長者,因為他們近於兄長。愛護年幼者,因為他們近於子女。若天子自上而下推廣這些美德,必定上下和睦,國家安定。

華夏的世界觀,講究萬物有序,相應人倫亦有序。人倫之序正是建立在『貴有德、貴貴、敬長、慈幼』五德基礎上。主要原則是『在朝序爵,在野序齒』。

在朝序爵,是指政府或企事業組織中,當以職務高低為秩序。這並非特權,也不是阿諛奉承。『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周易·序卦傳〗』領導當然比下屬有優先權,否則,遇事下屬搶佔優先權,則領導不像領導,下屬不像下屬。這樣的組織必然渙散。

在野序齒』,『』即年齡。民間百姓之間,無隸屬關係,遇事當依年齡長幼為序。古代的『鄉飲酒禮』中,便以『』為尊。

鄉飲酒之禮: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民知尊長養老,而後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長養老,而後成教;成教而後國可安也。

〖禮記·鄉飲酒義〗

』是盛食物的容器。鄉飲酒禮通過年齡差別,定出不同的待遇及職務之別,以此明尊長養老之義,通過這種禮儀過程,百姓自然培養出尊長養老的意識。然後百姓就會『孝弟』,即孝敬父母,尊重長者。百姓孝弟,則教育就容易推行。教育得到推行,國家就可以安定。所以,歷史上賢明的君主,必然懂得尊長養老。政治昌明,國泰民安的時代,也必定是尊長養老得以全面施行的時代。

古代食物容器-豆

圖3-6 豆

我們可從〖禮記〗中一窺先秦養老之舉措。

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后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周人修而兼用之。凡五十養於鄉,六十養于國,七十養於學。

五十異粻,六十宿肉,七十二膳,八十常珍,九十飲食不違寢,膳飲從于遊可也。

凡父母在,子雖老不坐。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夏后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于左學,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國之西郊。

〖禮記·內則〗

凡是招待老人的宴會,有虞氏即舜帝時用燕禮,夏后氏即夏朝用饗禮,殷人用食禮,周人遵循古制而三禮兼用。在〖儀禮·鄉飲酒禮〗中,講鄉以下禮敬老人的禮儀。五十歲可參加在鄉學中的敬老宴,六十歲可參加在國中小學的敬老宴,七十歲就可參加在國中大學的敬老宴。在學校中舉行尊老之禮,自然還有教育子弟的作用。

五十歲開始衰老,故另備膳食調養,不與少、壯者同。六十歲後,常備肉食以滋補。七十歲後,除正餐外,還要隨時為老者備膳食。八十歲後,日常皆食用精細營養之膳食。九十歲後,飲食不離居處,老人外出,也要備有食助。此處僅以飲食說明養老之禮,古時物資不豐,故六十歲後常備肉食以敬老者,現今肉食繁多,自不必拘於古之形式,但故明古之尊老之義。

凡父母在場時,子女即使亦入暮年,也不能隨意就坐。有虞氏在上庠大學設宴款待國老,在下庠小學設宴款待庶老。夏后氏在東序大學設宴款待國老,在西序小學設宴款待庶老。殷人在右學大學設宴款待國老,在左掌小學設宴款待庶老。周人在東郊大學設宴款待國老,在虞庠小學設宴款待庶老。

秦漢以後,依然舉行著養老之禮,直至清『雍正』時期,以節省政府開支為由廢除。

由此可知華夏祖先尊老之傳統,即有較高的禮遇,又有悠久的歷史。國家能如此尊老,則上下和睦。如今,在公共場所為老人讓座的理念,也是古代尊長養老之遺風,只是,尊長養老遠不止讓座這麼簡單,吾輩當將傳統尊老之風『與時偕行』,發揚光大。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