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注疏
孟子注疏 作者:李学勤发布:一叶知秋

孟子注疏全文在线阅读_孟子注疏原文及翻译

十三经 已完结 孟子 十三经 注疏 校勘 正义 赵岐 孙奭 5万字数 8万阅读

《孟子注疏》是汉代赵岐为《孟子》作注,宋代孙奭为赵注作疏而成。朱熹考究以为是南宋士人伪托,宋人陈振孙则认为孙奭曾奉旨校订正义,今人考据,认为孙奭为《孟子》注音校订正义,作《孟子音义》。
此本《孟子注疏》是以网上公开流行的版本为基本,再参校李学勤先生主编的《十三经注疏》之《孟子注疏》,纠误补漏,标点、排版则根据电子书的特点,以便于阅读理解为原则,排版发布。整理底本是满清时期嘉庆年间,阮元奉旨主编的《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阮元在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时,依据自己的需要,大量地“修订”了原本,今人在整理的过程中,对其中许多谬误之处重新修订。
《孟子注疏》的排版版本有两种,一是简体横排,加简体现代汉语标点,二是繁体横排,加繁体现代汉语标点。
《孟子》是孟子所作,有七篇。孟子是子思再传弟子,其作《孟子》七篇以叙述孔子思想,从内容来看,孟子的思想是孔子思想之正统,又发扬易学数术,往往胜于子夏、曾子之徒。
《孟子》七篇因其书号是诸子,在秦朝焚书坑儒之难中,得以幸存。《汉书·艺文志》记录谓《孟子》十一篇,赵岐则考证认为仅七篇是真,其馀四篇为伪托。东汉之后,此篇渐亡。
孟子的思想,将孔子的“德政”发展为“仁政”,是德政的具体化,可操作化。三代时,民贵的思想已经十分流行,至于孟子,进一步提出了“君轻”的思想。韩愈认为孟子是继承了孔子“道统”的儒家重要人物。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如电子图书、文章等)均来自网络,由网友上传,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属于相关法规规定的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的网络服务提供者;部分资料仅向VIP会员(向本站捐赠一定金额可获赠相应VIP用户组权限)开放,目的是避免经发布者校订修正补漏过的资料被粗滥分发,保护发布者权益,与资料价值无关,本站并未直接通过任何与相关资料价值有关的收费方式获取利益。
本站所有资料仅限用于学习研究用途,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商所有,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如有任何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之处,请联系我们,以便立即屏蔽、删除!详情请点击:版权声明

最新章节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墨翟之道.兼爱无亲疏之别.最为违礼.杨朱之道.为己爱身.虽违礼.尚得不敢毁伤之义.逃者去也.去邪归正.故曰归.去墨归杨.去杨归儒.则当受而安之 ...

孟子,战国中期人,生于公元前约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名轲,字不详,或谓字子舆,又谓字子居皆疑后人杜撰,是鲁国的邹国人,亦即今天的山东省邹城,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赵岐,名嘉,又名岐,字台卿,出生年月不详,卒于汉献帝建安六年,即公元201年,字邠卿。是当时京兆长陵县人,亦即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赵岐东汉经学家、画家,桓帝受宦官迫害藏于孙嵩家复壁中数年,《孟子》注即著于其时。 孙奭(音视),生于宋太祖建元三年,即公元962年,卒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即公元1033年,字宗古,是宋朝博州博平人,亦即今天的山东省茌平县博平镇 。孙奭是北宋时期的经学家、教育家,曾在家乡办学。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