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成立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9-1-17 10:37| 發佈者: 延章| 查看: 1778| 評論: 2|原作者: 景小峰 李晓东 周洪双|來自: 光明日报

摘要: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近日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该研究院是四川乃至全国唯一的涉医出土文献文物研究中心,其成立将为全国出土医学文献文物研究提供高水平的研究平台,为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动力。 . ...

天回汉墓出土医学竹简 常湖川摄/光明图片

天回汉墓出土经穴漆人 常湖川摄/光明图片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近日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该研究院是四川乃至全国唯一的涉医出土文献文物研究中心,其成立将为全国出土医学文献文物研究提供高水平的研究平台,为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动力。

据了解,该研究院的成立,源于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回镇汉墓出土了大量医简和一尊制作精良的人体经穴漆人。经过考证,这批医简是古代神医扁鹊医派的失传医书,也是迄今为止数量最大、最能反映秦汉时期中医学原始面貌的出土文献,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前,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数十位中医和古籍文献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5年钻研,已经完成了对天回医简文字的识读、注释,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研究院将进一步深入研究。

『从描述疾病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天回医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临床诊治体系,与我们今天的中医理论是完全相符的。』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李继明说,这批成书于战国晚期的扁鹊及其弟子的著作,是中医诊治体系的源头性文献,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部医书各有所长,一窥扁鹊学派临床体系

『天回医简是大量的单片医简,没有明确的书名,也没有标明作者。这批医简抄写于西汉时期,但通过里面记载的人名、地名等内容和书写风格,初步推测其成书于战国晚期。』李继明说,天回医简中多处出现『敝昔曰』等字,『敝昔』即『扁鹊』的通假,天回医简应是失传的扁鹊医派的著述。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专家指出,扁鹊医学最突出的标志是五色脉诊。在天回医简中,有关脉诊、五色诊病、经脉和针刺的内容十分丰富,且多处提及石法,可与〖史记〗记载相互印证,说明这些医书与扁鹊其人密切相关。

天回医简文字大约两万字,长短、宽窄有别,书写风格多异。专家根据简文内容将全部920余支简(包括残简)总结为9部人体医书和1部兽医书:〖敝昔诊法〗讲五色脉,论述五色脉与脏腑和疾病的关系;〖诊治论〗讲脉象与疾病以及死亡的关系;〖六十病方〗有药方60条,所涉病名包括了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伤科等科室的疾病;〖诸病一〗〖诸病二〗共268支简,所涉及的药方和医病理论数量相当大;〖十二脉(附相脉之过)〗与〖别脉〗论述经脉;〖刺数〗专论刺法和针方;〖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涉及病理学。〖医马书〗则讲授治疗马病。

『天回医简全部是临床医书,是用来治病的。它从诊断开始,对人体进行描述,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诊断专书。』李继明说,9部医书分别从诊法、病症、病方、经脉等角度进行规律总结,是有理论支撑的临床治病之书,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临床诊治体系。其中,〖敝昔诊法〗〖诊治论〗〖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三书分别从肝脏、脉象、气色三个角度总结诊断方式,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及病位,体现了人与自然相通的原理,丰富了中医的脏象、病机等内容。

〖六十病方〗是天回医简的『药方集锦』,在药物配剂、病症名称、治疗方法及禁忌等方面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临床医家对于病症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及临床经验。60多种病症、近百个方剂、8种剂型、近200种药物……丰富的内容和自然的取材表明了此书在医方论述方面的成熟与完整。

『天回医简以五脏为中心,脏象和经络理论比较完整,分类分科,内容相对成熟。』李继明告诉记者,9部人体医书涉及病机、治疗、针灸、脉象等多方面内容,和此前出土的医简相比,此简药方药味数量增加,药品丰富,治病内容多,体系完整,很可能改写对古代中医的认识,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2.漆人完好精致,针灸理论再溯新起源

与天回医简一同出土的人体经穴漆人漆色光亮如新,各部比例适宜,人像的五官、肢体刻画准确,经络线条清晰完整。在这个14厘米高的漆人像上,119个穴位点清晰可见,22条红色经脉与29条白色经脉相互交织,不同位置刻画着『心』『肺』『肾』『盆』等字。

据介绍,天回人体经穴漆人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它的出土为研究古代经络腧穴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

经脉腧穴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术和临床实践的核心理论。腧穴最早的记载形式为文字,而后有绘图,最后才有模型。目前已知有关经脉的记载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但仅有文字资料,缺少直观形象的人体经穴图或实物作为研究参照物,一些经脉的具体走向和腧穴的准确位置难以明确。1993年,四川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的针灸漆人,打破了实物资料缺乏的困境,但该人像仅有经脉循行,并无腧穴标识,且保存不完整,可考证的信息相对不全。『天回医简』及经穴漆人像的出土,再次为早期经脉腧穴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客观的文字资料和形象的医学模型。

『漆人模型上的经脉路线与出土的医简内容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它的创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制作时间大致在马王堆帛书之后与〖黄帝内经〗之前,对梳理先秦至汉代的针灸学术史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李继明说,马王堆帛书为十一经脉系统,而绵阳双包山漆人仅绘有十条经脉,均与相对成熟的〖黄帝内经〗十二经脉系统存在较大差异,但又体现出一定的传承关系。将这些古代不同时期相关医学典籍进行比较,进而深入研究天回的出土文物文献,对探寻针灸学术流派的特点和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在天回医简中,有40支竹简记载了40首针方,这部被命名为〖刺方〗的医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针刺方书。书中涵盖了痛症、神志、脏腑、皮肤、五官等各科病症,30个明确穴位,10个『因所在』的病位描述反映了扁鹊医学针刺疗法对『因病而所刺』的强调。〖刺方〗关于单侧和双侧穴位的明确与漆人的经穴刻画体现了针刺处方的辨证思维。

『天回医简载有灸法、石法、熨法、刺法,〖刺方〗所描述的刺法反映了当时针灸临床选穴、配穴、处方、刺激量化等水平都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对探讨刺法与砭法、犮法有着重要意义。』李继明说,人体经穴漆人像与天回医简对针灸的描述为揭示先秦时期四川针灸学派面貌提供了新的可能,显示了巴蜀医学的悠久历史和浓厚的文化蕴藏。

3.内容呈现源头性特点,揭示中医药发展脉络

『天回医简分类分科,风、瘕、瘅等都有所提及,「瘅」病达13种,有「黄瘅」「骨瘅」等因为病状、病位而起的名。』李继明说。天回医简将病分为若干大类,大类下结合病因、病位、病状分成若干小类,在众多病名中体现出执简驭繁的缜密思想,从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和病变产生的病理机转去认识和把握疾病,体现了对症下药的特点。

在〖六十病方〗中,『蜀椒』『川防风』等药材多次出现,证明了四川中药入病方之早。天回医简将药物疗法、灸刺疗法以及濒临失传的砭、犮等方法加以概括,总结规律,体现了扁鹊医学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科学的治疗依据。李继明说,再看天回医简对病症的描述与治疗方法的描述,其完全符合现代对中医的认知,两千多年前按疗程施治的理念在今天仍然适用。

同时,医简灵活运用了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例如『肠瘅,食多,善饥而少气,得之饥』就强调了病因与脏腑的辨证关系,体现出明显的辨证思维。天回医简创制时期是中医辨证体系的创始时期,其中所涉及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病因辨证是中医最为核心和重要的辨证方法,为后世辨证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天回医简是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等中医经典理论体系的源头,它的出现说明至少在汉代以前就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中医临床诊治体系,比以〖伤寒论〗为代表的临床体系早了许多年。』李继明说,扁鹊医书与黄帝之医书是一脉相承的,出土于天回的医简用更为清晰的医学解说创造了中医治病之临床体系,为中医治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源头论说。

『医简是比较成熟的抄写本,体现了古人的讲究。』李继明告诉记者,『精装版』的敝昔医书是医家传承之书,它所展现的中医理论与临床体系揭示了古人对世界的认知及中医药源远流长的发展脉络。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遊客 2019-1-20 08:42
国家这是要决心发展中医啊!中医是传统文化的力行实证者,特别是儒医,道医,各有特色!
引用 遊客 2019-1-18 07:43
该研究院的成立,源于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回镇汉墓出土了大量医简和一尊制作精良的人体经穴漆人。 ...

查看全部評論(2)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