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构建新时代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2018-2-8 00:00| 發佈者: 延章| 查看: 1058| 評論: 0|原作者: 庄 严|來自: 中国中医药报3版

摘要: 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作为我国独特的医药卫生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拥有原创性科技优势、巨大的经济潜能优势及重要的文化和生态优势,在我国经济发展、国民健康及世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物医学 ...
声明 / 聲明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网上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作为我国独特的医药卫生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拥有原创性科技优势、巨大的经济潜能优势及重要的文化和生态优势,在我国经济发展、国民健康及世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的医学模式的转换使医学的宗旨从治愈疾病转变为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同时疾病谱的变化对医疗卫生观念、医学伦理关系及医疗行为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新时代的大健康观念和大卫生观念,要求加强健康教育,发展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和社区保健。

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治未病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体现了我国中医药的特色,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完善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人民与日俱增的医疗健康需求,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途径。

治未病理念内涵丰富

〖黄帝内经〗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蕴藏着丰富的预防思想,其主要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层涵义,『未病先防』即通过养生调摄,预防疾病;『既病防变』即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瘥后防复』则是防止疾病复发。

治未病当顺四时阴阳,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天人相应及三因制宜等理论,治未病鼓励春疏情志、夏至贴伏、秋饮润肺、冬补养阴,实则把握春之发陈、夏之蕃秀、秋之容平、冬之闭藏,顺四时生长收藏的特点,及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精神内守』是治未病的重要环节,『神不外役,精神内守』,调畅情志,治病当先治神,精神不治而病不当愈,『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方能无病。『精神内守』是治未病的前提,良好的精神健康方能使人遵循治未病的健康原则。是以道家『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为指导,以提高自身修养而避免无益的精神耗伤。

『药食同源,饮食为先』,中医治未病预防观念不主张服用药物预防疾病,而是遵循『饮食为先』的原则,设立饮食指导环节,针对不同体质或慢病的人群,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和个人饮食指导。

导引法是中医传统养生的重要内容,导引法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之意,有运用意识、身心健康优化、自我锻炼这三层意思,除了代表性的气功,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等运动养生疗法外,还包括如叩齿存精法、存神光满法、干浴法、揉腹法、握固法、梳发法等多种简便易行的导引方法。此外还有按跷法、小儿捏脊疗法等。

将五音五色疗法用于五脏保健和疾病预防,五脏与五志、五音、五色的关系,为治疗五脏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应进一步推广中医理论指导的色彩疗法、音乐疗法的使用。

将治未病理念落实为具体举措

开展具体的治未病中医药服务,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开展中药膏方、中药外用、针刺推拿、艾灸、拔罐等具有中医特色的保健、预防及治疗办法。并且,可以针对主要高发疾病和疾病流行趋势,制定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疾病、肿瘤、老年骨关节病等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的治未病防治方案。针对不同的群体,让其对自身和易发疾病有所了解,増进维护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并能进行自我调理监测,预防疾病和降低疾病复发率。如针对老年人、中年脑力劳动者、孕期女性、产后女性、更年期女性、婴幼儿、青少年等不同类人群提供相应的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指南。以更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时期的高发易发疾病进行预防和健康指导。

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治未病理念指导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扩大人们对中医治未病服务的认识。如结合公共卫生事件、节气、社会热点,进行饮食、用药、体育锻炼、情志调摄等的干预和指导。使治未病理念的宣传更具有实践性、应用性以及科普教育性,潜移默化地转变人民群众不当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利用基层医疗组织,结合现代信息数据技术,逐步普及规范化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医疗信息维护,全面规划居民尤其是存在健康隐患人群,加强对其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疾病康复等方面的监测,筛选各类疾病高危人群,通过科学的监测和督导手段进行干预,大力发展建设各级治未病组织机构,构建中医特色的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和在中医医院成立治疗重心前移的『治未病中心』,使治未病中医健康管理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个体化的预防康复服务进行提前干预,从而实现疾病的预防和康复,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或致残率。

构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健康服务需求的治未病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链。加强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产业相结合,扩大多领域如食品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健身产品等领域的协作,大力发展健康亚健康评估,中医健康咨询与指导,中医药文化基地、中医健康旅游、健康养老、医养结合、中医健康导引等新兴健康服务内容。

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中医药健康服务型人才,制定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预防保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社会实践的比重,将教学场所及实践基地向社区医疗卫生单位甚至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机构拓展,使其在基层的锻炼中更好地掌握常见病与多发病的简便廉验的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和技术体系。

构建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尚存在问题

第一,如何建立合理的监管和评价体系。监管是确保良性发展的保证。健全治未病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相关的文件规范和法律法规等;加强国家层面权威机构对中医药健康服务行业的监督,研究制定针对各级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人员治未病理念的落实或执行的绩效考核要求及标准,建立既科学有效符合健康服务效果又能体现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特点的评价体系。

第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支持机制。要逐步确立治未病中医药健康服务在社会医疗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探索有利于治未病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支持机制,如吸取社会力量,鼓励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等参与治未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制定既能被群众接受,又能体现医务人员服务和技术劳务价值的合理的中医药特色的健康服务价格定位。逐步将相关治未病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如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预防保健技术等纳入各级公费医疗和社会医保范畴。

第三,怎样增加治未病领域科学研究的投入。目前中医治未病的科研投入仍不足,应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对治未病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外延等进行专项研究,如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大数据分析、回顾性对比研究、治未病中医药服务领域的学术理论、运营模式和标准化评估体系等内容。

此外,还存在中医治未病中心的服务内容较为局限,中医专科门诊各自为政,全科医学缺乏有效整合,各级综合医院缺乏健康、亚健康及慢病人群健康管理等问题。

综上所述,新时代治未病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也面临诸多问题,如何把握和利用好机遇,是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贯彻十九大报告『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

(A)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