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58|回復: 0

[训诂学] 【每日一字】识·黏着于心 实践于行

[複製鏈接]
中央纪委监察部 發表於 2017-11-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bc5eb750c8b0b14421f36e6188254319.jpg
4ef5ff4efbede1d10259946e94503a37.png

画君年少时,如今君已老。

今时新识人,知君旧时好。


  这是王维写在自己为友人所作画像上的一首诗。诗中的识为认识之意。当时王维作画,友人方年少,如今年与时驰,已然老去。常言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王维深有感触,说现在认识了一些人,才知道友人有多好。

10178567512d125d2140f0c0deadaaa5.png

  识,小篆字形从言戠声。一般认为,识(識)是戠加意符分化出来的形声字,因为戠做了偏旁,其意义便加意符言来表示,也就成了識。因此要理解识的本义,需要从戠上去理解。

6bd9d4563e2f51d27731484e3b8c7896.png

  戠,古同埴,也就是黏土,土黄而细密,故戠可以用来表示黄色,比如在甲骨卜辞中常常出现的戠牛,就是用其来指称祭牲的毛色,戠牛即黄色的牛。到了战国中期或晚期的简牍(如包山楚简)中,戠已经出现了作为记识、记录之意使用的情况。杨树达先生认为,这是因为黏土有黏着之意,由具体推衍为抽象,便将『事之黏着于心者』谓之识。

1551b4f8c0c407fcfa8f0d2bc437640d.png

  〖说文解字〗上对于识的解释,是『常也』,可能是将其理解为旗帜的帜。不过段玉裁在注中认为这里的常应该是意,意与志通、志与识通,所以识也就是『心之所存』。说法不同,但是落脚点是一致的,都认为识是记识、记忆、记住的意思。这应当是其本义,识在这个意义上,不读shí,读zhì。

b82261dcdeb828fe2b86b546f76d78de.jpg

  我们今天所说的知识,指人的学问经验,但是知识首先需要记识。人学习东西,或者经历一些事情,只有牢记于心,才会在以后遇到同样的东西或事情的时候,知道是什么、怎么做,能够有所认识,如此才能积淀、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如果学过就忘、事过就忘,丝毫没有记忆,那么就和没有学过、没有经历过一样,以后遇到同样的东西、事情,既不知道也不会应对,不认识,自然就谈不上知识可言了。

c3e57bcc5be12de66a440414bb89281a.jpg

  所以孔子就很强调这个意义的『识』,他曾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多见而识之就是说多多地看,并且记在心上。还有『默而识之』,也是说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6e0d18bbaf3379814cee14dac13dfa58.jpg

  这样一来,识的第二层意思也可得知了:认识。认识,是指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我们常说认不认识谁谁谁,就是能够确定、认明白。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贺知章在〖回乡偶书〗里面感慨:『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很长时间客居他乡,回到故乡,见到来玩的儿童,却都已经不认识他了。再比如高适在〖别董大〗中慰藉友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无处觅知己,这天底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啊。

c9838e013db07d863a6502f07297d70b.png

  事实上,认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也就是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因此,我们要在不断地学习中深化认识,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认识。

6d37ca641813623aaf6d5f704e8a99bc.jpg

  识的第三层面,方才是知识。不识,不知。不记识、不认识,是不会有知识的。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成果或结晶。它离不开实践,离不开认识,并且需要记忆、思考、探寻、领悟才能为自己所有。清人刘开在〖问说〗中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

bdcaf7eb494fcfc3b5eba41371e6d5f4.jpg

  一个人知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大脑中记忆了多少学问,储存了多少学问,能调用多少这些学问。识这个字,其实包含了记识、认识、知识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上下链接、彼此串联,描绘出我们所知道的『识』字,并在其中引申出意识、见识、识别等等意思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e2cb92bebf89ba6448b23ef43309fa62.png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