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82|回復: 0

[中国方言] 谈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南北差异的成因(2)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11-28 19: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国汉学网
 (17)百理具在,平铺放著(《二程集》)。  
  (18)人虽睡著,其识知自完……(《二程集》)  
  “着”真正表示动态行为的正在进行的用法元以后才逐渐出现,例如:  
  (19)见他战笃速惊急列慌慌走着(《陈季卿悟道竹听舟[元刊]》)。  
  (20)冯妈妈他老人家,我央及他厨下使着手哩(《金瓶梅》三十八回)。  
  (21)王夫人正坐在凉榻上摇着芭蕉扇子(《红楼梦》三十三回)。  
  北宋时期,持续体标记“到”已经出现,并见于官方文献中,并一直延续至现代南方汉语方言:  
  (22)臣等窃闻昨夜萧禧在驿,与馆伴执到白札子商量王吉地、义化辅、黄嵬大山、石长城、瓦窑坞等处已定(《乙卯入国奏诸》)。  
  (23)帖黄。……臣等早来赞资政殿进呈白札子一道,并续签帖到事节,谨具缴连进呈(《乙卯入国奏诸》)。  
  持续体标记“到”的轻读音变形式“地”“得”“的”“底”在宋以后更是大量出现:  
  (24)只见他在那里住地,依旧挂招牌做生活(《碾玉观音》下)。  
  (25)有个官人,夫妻两口儿正在家坐地,一个人送封简帖儿来,与他浑家(《简帖和尚》)。  
  (26)赵宣子齐整穿了朝服要出朝去,看天色尚早,端坐的堂上,十分恭敬(《皇明诏令・武士训戒录》)。  
  (27)西门庆已在前厅坐的(《金瓶梅词话》)。  
  (28)在屋里坐的听唱(《金瓶梅词话》)。  
  (29)那河边住的塔塔儿一种人(《元朝秘史》卷1)。  
  就持续体标记“着”产生的地点来说,应在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原地区产生,原因是:以“着”为代表的持续体标记在现代方言里主要分布在北方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东北官话、兰银官话等北方区域。由于北方地区自唐宋以来一直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体标记“着”虽然在元以后才逐渐出现,但代表官话语素,加上官话方言是一种整合力较强的语言,所以“着”在近代汉语助词系统内部的调整和规范中胜出,成为元以后持续体标记的书面用字,广泛见于近代白话小说。  
  曹广顺认为在唐五代动态助词(即体标记)产生的初期,大多数助词都有相似的发展过程,造成了某些助动词在表示动作获得结果、完成、持续等几种功能上的重合,后来经过调整和规范,恢复了平衡。唐五代动态助词产生初期,表示持续态也许主要是由现代方言中存在的体标记“到”“起”“住”“紧”“着”等共同担任的,但多个成分担当同一个功能,与语言简明、精密的要求相背离,造成了系统内的不平衡,所以必须进行调整。调整的结果,由于南方所处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封建势力的割据,南方方言往往呈现出两种或三种不同的持续体标记并存的情况,比如说,在湘语区,“哒”“倒”和“起”可能并存;在吴语,除了用动词后面加介词短语的形式表示持续意义以外,一些地方还有使用“仔”或“倒”的情况;在粤语区,“紧”“住”和“倒”可能并存;在客家话中,“紧”和“稳”可能并存、“紧”或“稳”和“倒”可能并存;而由于北方地形的平坦、交通条件的便利和政治上的相对统一,北方方言的整合力较强,许多地方只用一种持续标记。  
  为什么持续体标记“着”在江南没有得到大量推广呢?  
  根据刘晓南和大多数方言学家的观点,历来南方方言的形成是受北方影响,南方方言代表了较早的汉语方言层次,北方方言代表了较新的汉语方言层次。由于持续体标记“到”比“着”产生得早,随着历史上几次规模较大的北方移民南渡长江,先于持续体标记“着”传播到了广大南方地区,显示了汉语方言较早的历史层次,而持续体标记“着”反映了汉语方言较后的历史层次,是汉语后起的用法。我们可以从以“到”为代表的[t]声母的持续体标记(如“到、得、的、底”)遍布全国现象找到这一推测的证明。而自元代以后,自北而南的大规模中原移民不再发生,代之以由东至西的移民,南北方言进入了自身内部发展演变时期,现代汉语中出现这种持续体标记分南北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唐五代―宋朝时期是近代汉语助词体系形成、新助词全面产生、调整并稳定下来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产生时间、地理环境、行政区划、移民先后和方言的影响力等因素的不同,南北方言持续体标记呈现不同分化:北方趋向统一,以持续体标记“着”为主;南方呈现多样,以持续体标记“到”分布最多最广。  ( 作者:伍金辉)
    
  参考文献:  
  1.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类型”,载《语言研究》2004年第1期。  
  2.李 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武汉、成都、贵阳、南宁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李蓝:“大方话中的‘倒’和‘起’”,载《毕节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4.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石毓智:《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梅祖麟:“汉语方言里虚词‘著’字三种用法的来源”,载《中国语言学报》1988年第3期  
  7.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  
  9.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要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石毓智:《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刘晓南:“中古以来的南北方言试说”,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2.刘 坚:《近代汉语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3.刘 进:“汉语语法化理论综述”,载《殷都学刊》2006年第1期。  
  14.王 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