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57|回復: 4

以老解老读《老子》第二十一章

[複製鏈接]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1-4-10 16: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1.第二十一章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

〖解读〗

本文多次提到“德”在当时实质上并非和后来意义上“道德”一词的内涵对等,而是人世间福祸的规律。在解读《老子》及《论语》时有必要了解这一点。古人以“德”指代“福”,以“过”指代“祸”。同时古人已经认识到“有德必有得,有德方有福”,比方说,《论语》中孔子云:“天生于德于予。”实际上这个“德”包含了“道德”和“福祗”双重的含义,又如孔子云:“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以及《论语》中“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中的“过”,实质上更倾向是灾祸,而非罪过。但是古人已经认识到咎由自取的规律,一个过失往往会招致灾难,所以“过”与“祸”往往紧密联系在一起。

《老子》一书演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们的福祸观和道德观形成的历史,最初人们的福祸观是基于盲目迷信的基础之上,在老子之前巫风盛行,一切社会事物往往断以筮龟,占卜决定在社会政治生活和百姓日常生活的事宜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人们的认识还极其有限,所以人世的福祸在世人眼里完全是由喜怒无常的上天所决定的,并无规律可循。人们在祭祀上天的出发点并不是无比的诚敬,而是深深的恐惧,而要了解上天在某时某刻对某人某事的态度,唯一的渠道就是“决以筮龟”。但是随着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加深,从商王朝后期开始,占卜的地位开始动摇,一些类似老子这样的智者已经认识到天地之地存在着普遍地自然规律和必然的社会规律。尽管这种认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原始和朦胧,但是使得一些“前识者”开始从对上天、鬼神的盲目迷信和无比恐惧中解放了出来。老子著《道德经》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出来人世的福祸是有规律可循的,实质上这也就是某种意义上的“道可道”,也就是人法道,道是可以取法的,那么至于占卜八卦之类所谓的“预测”之术,就已经排除在老子的视线之外。

但是《老子》并没有直接对占卦之类的迷信之术,进行文字上直接的抨击和批驳,从而摆出一种对阵的架式,他只是指“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那么,我们也可以替老子引申一下,除了掌握“道”之外,希望能够趋福避祸的法门路子,都不过是无益于事的旁门左道而已。


  t5 H1 J5 `& o1 X1 e3 ]: A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1-4-10 16:40 | 顯示全部樓層

21.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德之容”河上公注为:“孔,大也,有大德之人无所不容。”而王弼为“孔,空也。惟以空为德,然后能动作从道。”通过上面的解读,我们就能了解,河上公和王弼的演绎是错位了,不管是“大德之人无所不容”,还是“惟以空为德,然后能动作从道”的说法,虽然符合老子在其它章节所体现的基本观点,但是用来作为“孔德之容”的注解,是绝对错误的。“孔”在这里是动词,而不是形容词,所谓大德或空德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孔”的本义是小洞、窟隆。在这里作为动词是“窥视”、“洞察”的意思,“容”并不是容纳,包容,内容之意,就是指“容貌”,“模样”等义。所谓“孔德之容”也即“窥明德的真相”。

对于“惟道是从”,《老子》已经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在这里,老子已经指出道是世界的本原,起着最根本的决定性作用。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认识出发,同时《老子》又指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是极大地突出了人自身的地位,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意识的空前张扬。老子继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实际上老子第一层意思就是人法道,这是必然的,第二层意思,就是人直接取法道,是可能的。因为“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

那么老子在这里实质上也就是指明要想把握人世福祸的基本规律,必须也能够从“道”这个最根本的层次出发。那么接下来,老子继续讲:

3 |* |% I7 @- H1 C. V! u* S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1-4-12 20:07 | 顯示全部樓層

21.2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指出过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见”、“搏之不得”,“不可至诘”,对于“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不可能通过一般的感官认识去刨根问底的。他指出“道这个东西,是那么令人难以琢磨,恍恍惚惚,若有若无,“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所以即使“以至于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也感叹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虽欲从之,未由也已。”但是老子却指出“道可道”,道并非不可取法,只不过推研道的法门不同于常情罢了。正如“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老子说道这个东西看起来飘忽不定,变动不居,其实还是有规律的。在这里重点,解读一下这个“象”。象的本义是形状,模样,但是老子偏偏又说“大象无形”,实际上所谓无形,也就是没有固定的形态,没有明确的轮廓,其实对于液体,特别是对于气体来说,这一点是不言而喻。我们知道,老子说的“道”在老子眼里是有实体的,也就是道是一种物质,实质上也就是“炁(气)”。

把握这一点之后,我们对于“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就好理解了。“炁”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外在的轮廓,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等等,但是它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而且有着自身必然的规律。那么这个其中有象,实质上也就是指的法则,规律。老子云:“执大象,天下往。”也就是指的规律。

本来老子讲了“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所谓“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在这里,是强调所谓“无”并不是什么没有,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无并不是“真空”。道是有实体的,没有这个实体,道将不会存在。那么老子说“复归于无物”如何理解呢?实质上这个“无物”恰恰是指的“道”作为 “炁”特殊实体的形态,给人的在感官层次的认识。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湛兮似或存”,透明清澈,形无实有,虽然是隐隐约约的感觉,其实还是存在的。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1-4-23 20:00 | 顯示全部樓層

21.3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对于“窈兮冥兮”,一般把“窈”解释为“深远”、把“冥”解释为“暗昧”。实际上“窈”在这里通“幽”。当然“幽”同样也可以解释为“深远”,但是在这里其实还是“昏暗”之意。也就是说“窈”和“冥”其实义近,甚至义同,正如“恍”与“惚”二字。在上一章里,老子云“惚兮其若海,恍兮其若无所止。”这个“海”已经解读过,实际上就是“晦”,也就是“昏暗”之意,正是因为有一些本子把这个“海”解读为“大海”,所以才会出现“恍兮其若无所止”的文本。事实上,此句在不同的版本里是很不一样的。如:

严遵本作“忽兮若晦",傅本作"淡兮其若海",范本作"澹兮若海",御注.英伦二本作"忽若晦",广明.景福.室町三本作"忽兮其若海".李道纯曰:"'忽乎若晦’,或云'淡乎其若海’,非."谦之案:王.范本作"澹"字是也.王羲之本亦作"澹",碑本误作"淡".说文:"澹,水摇也,从水,詹声."与"淡"迥别."海",本或作"晦",为"海"之假借.书考灵曜:"海之言昏晦无睹."释名释水:"海,晦也.主承秽浊,其色黑而晦也."海.晦义同.此形容如海之恍惚,不可穷极.”

长期以来解释,虽然提到“海”通“晦”但是仍然爱到“海”字的影响来解释。如“海,晦也.主承秽浊,其色黑而晦也。”实际上,“海”通“晦”,并没有含义上的关联,主要是两字古者都从“每”声,读作“昧”,故而通假。正是因为《老子》的版本在演变中,受到“海”字的影响,在流变的过程中润色出了“恍兮其若无所止”的文字,事实上这一句的在不同的版本中也是存在极大的不同。

通过上面的解读,事实上所谓“恍”、“惚”、“窈”、“冥”均是“昏暗不明”的意思,引申为“模糊不清”。

那么“其中有精”是何意?所谓“精”者,有的解释为“实情”,有的解释为“精气”,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事实上“精”在这里通作“情”。此句也就是当作“其中有情”。那么帛本《老子》的出土也是一个明显的证据。帛本《老子》此章作:“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情呵。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老子为何要说“其中有情”呢?“其情甚真”和“其中有信”又有什么关系呢?孔子说过“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看来这个“情”、“信”之间还是存在着关联的。问题是此一时,彼一时,这个“信”和“情”在老子之时,具体如何含义如何?要破解之,则不妨从“其情甚真”入手。“真”在金文中才开始出现,而且写法较少,可见其使用频度并不高。但是另一个字在当时的写法上与之相当接近,且出现要早得多,使用频度也要高得多,这个字就是“贞”字。“贞”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频繁的出现了,写法多达147种之多。贞的本字即“鼎”,在这里是指占卜用的火具,那么此时已经引申为“占卜”之意,如“贞龟”、“贞吝”、“贞卜”。那么在郭店出土的竹简中“真”一律写作“贞”,事实上,这一句的原文本来就是“其情甚贞”,故而“其中有信”,所谓“信”者,此处即“应验”之意。那么这个“贞”的原意也就是指“准兆”、“预兆”。《周禮•春官•大卜》云:“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註》云“兆者,灼龜發于火,其形可占者。”那么这个“情”实际上也就是“实情”、“实事”。

老子说:“模糊不清啊,其中却有实情,这个实情是个极准的预兆,它必然能够得到应验。”其实,“其中有象”、“其中有物”,是指物件而言;“其中有情”、“其中有信”,是指事件而言。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1-4-23 20:26 | 顯示全部樓層

21.4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有的版本作“自古及今”;实际上不过因为“古”、“去”(古音)、“甫”三字刚好押韵而已,“去”在诗词中往往与“处”、“舞”、“举”等处于同一韵脚。所以,这样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并无其它深意。有的观点,把“甫”解作“始”,进而“从今及古”出发,琢磨出“沿着道,反过来推演万事万物的源起”的深意,应该说这属于一种自我的心理投射,而非老子的本意。

所谓“甫”即“田”,特别是指“大田”,继而借指“天下田”。“甫”与“父”通,并非所谓均有“开始“之意。而是古者唯男子方能为田主,正所谓“甫之言丈夫也。明乎彼大古之时,以丈夫税田也。”故而二字可通用。所以,在这里“众甫”即天下之意,跟“开始”之意无甚关联。作为另外一个证据就是“阅”,《说文》云“阅,具数于门中也。”用现在的话来说,阅的本义是“在门内考察、计算事物。”那么《老子》第四十七章亦云:“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正与“以阅众甫”之意完全吻合。由是可知,所谓“以顺众父”的版本,应该说,与老子的原本是相去甚远了。或者说,《老子》的版本在流变中基础不同的理解,出现了分支。那么老子说“道”亦“以阅众甫。”无非是说“道”在冥冥之中已经决定了一切。

老子说;“道隐无名”,但是正因为“反者,道之动”,所以“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先贤智者,对于“道”的存在是毫不怀疑,正所谓“唯道是从。”老子之所以能洞察世事,洞悉先机,对人世的福祸洞若观火,正是因为认识了“道”。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抱一而为天下式”,并且在第五十四章明确说:“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奚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故而老子说:“我为什么能够悉知天下之事?就是凭借‘道’。”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