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依托学科 推动『两创』·国学学科化建设·新时代的浙学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7-11-13 09:36| 發佈者: 光明日报| 查看: 1837| 評論: 0

摘要: 杭州西湖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访谈嘉宾: 吴光(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黄灵庚(浙江师范大学浙学研究院教授) 王锟(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李圣华(浙江师范大学浙学研究院教授) 特邀主持: 张涌 ...

杭州西湖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访谈嘉宾:

吴光(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黄灵庚(浙江师范大学浙学研究院教授)

王锟(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李圣华(浙江师范大学浙学研究院教授)

特邀主持:

张涌泉(浙江大学资深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浙学研究院院长)

张涌泉:我们知道,浙学虽以地域命名,却是一种有着全国性影响的学术文化。浙学研究起步较慢,但实际影响很大,特别是南宋以后,随着杭州成为国都,浙学跃升为主流学术或主流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非常重视浙江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浙学』,弘扬和传承浙江的历史文化。当时省委省政府组织中国社科院、浙江大学、浙江社科院的有关专家学者围绕浙学进行了讨论。吴光先生还做过一场以浙学为主题的讲座,我们先请吴光先生谈谈。

吴光:那是2005年的事了。讲座主要讲了两大问题:一是以儒学为主导,谈了一些关于中国哲学的基本看法;二是关于浙学研究,浙学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内涵、基本精神,以及跟浙江精神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对浙学的重视,可以从几件具体的事上看出来。先说黄宗羲。我们召开『黄宗羲民本思想研讨会』,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发来了一封贺信。再一个,总书记至少有20多次讲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我曾经协助浙江省策划了一套『廉政镜鉴丛书』,总书记为这套丛书写了序,。

张涌泉:我们推动浙学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力争写好浙学这篇时代大文章。

吴光:就我个人而言,浙学方面的工作主要有:第一,进行2000多万字的文献整理工作。比如〖黄宗羲全集〗(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还有我主持整理的〖王阳明全集〗(与钱明、董平、姚延福合作编校),从1992年出版至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后印行了十余次,影响比较大。后来,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我们(钱明为主)编校的〖王阳明全集(新编本)〗,增加了三分之一内容,以及对阳明后学的研究内容。

张涌泉:这两个版本的〖王阳明全集〗有什么区别?

吴光:有区别。上海古籍版的〖王阳明全集〗主要是以隆庆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但又增加了两卷内容,由原来的38卷改编成41卷(其中原第31卷上、卷下分立两卷),但基本是〖王文成公全书〗的内容。浙江古籍版的〖王阳明全集〗就增加了好多内容,收集了过去钱德洪他们编〖王文成公全书〗时剔除的许多内容。这些东西虽然价值不是很高,但我们下了很多功夫收集,尤其是钱明。然后把王阳明同时代和阳明后学论王阳明的资料,如传记、行状、碑铭等作为附录编进去,因此从篇幅来讲比上海古籍版增加了1/3,但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与上海古籍版差不多。因为增加了许多散佚的诗文,比较全面,所以浙江古籍版对于完整研究王阳明的生平、事迹还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后面的附录有参考价值。所以这两者有不同的特色。有一年,台湾戴琏璋教授访问浙江,我提出合作整理、出版〖刘宗周全集〗,戴同意了。最后由我和戴两人共同主编,由陈剩勇、何俊等几个人一起点校,该书将近300万字。后又出版了我主编的〖马一浮全集〗,在浙江古籍版3卷本基础上增加了内容,尤其是增加了马一浮在浙江图书馆抄〖四库全书〗记录的许多东西,还有马氏家族的资料,大多是掌故性的东西,篇幅由3卷本扩展为6卷本。另外,我还主持了〖清代浙东经史学派资料汇辑〗,共12本650多万字。以上这些文献加起来有2000多万字。

第二,从理论上论述了浙学的历史渊源和思想内涵。我最早提出『王充是浙学的开山祖』这一观点。1993年,在浙江永康举行的陈亮思想研讨会上,我提出王充是浙学的源头,是浙学的开山祖。到本世纪初(2004年起),我对浙学做了狭义、广义和中义的区分,对它的内涵作出定义,提出浙东史学派是浙东经史学派这一观点,提出『大浙学』。所谓『大浙学』,是以两浙经史之学为主的一个概念,但又不仅仅是经史之学,还包括文学、自然科学、方志学等,都属于大浙学的内容。但我在学术定义上还是持中义的浙学观。

第三,从正面论述了浙学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把浙学的基本精神概括为『求实』『批判』『兼容』『创新』八个字,对王充的『实事疾妄』、叶适的『崇义谋利』、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重在行』、黄宗羲的『经世应务』等思想主旨的概括都是由我首先提出的。

张涌泉:我们讲浙学,倡导国学,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定要有丰厚的文献支撑。浙江作为文献大省,从南宋以来,著述丰硕。这是一块出大师、出思想、出理论、出传世之作的沃土。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浙江先贤著作达两万种,总数是〖四库全书〗的3倍以上,可以说群星璀璨、光耀寰宇。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列举了中国历史上25位思想大家,其中就有王充、黄宗羲、鲁迅三位浙江先贤,这是我们浙江的光荣,也是我们浙江人的骄傲。这些年来浙江师范大学在浙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方面成果斐然,特别是黄灵庚老师。下面我想请黄老师对浙学文献整理研究的现状、意义和未来走向发表高见。

黄灵庚:2000年的时候,金华市政府让我整理〖吕祖谦全集〗,此前,我对吕祖谦不熟。在研读吕祖谦文献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吕祖谦的学问很大。由于吕祖谦的交游涉及朱熹和陆九渊,我又去看这两人的资料,发现他们之间的学问,既出于一源,又有所差异。吕祖谦代表的『浙学』,和朱熹的『闽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为三,形成了南宋学术的基本格局。这也是我进入浙学的过程。我所理解的浙学与吴光等先生有些不同。吴先生把浙学分为『大浙学』『小浙学』及『明清浙东学』,着眼于地方特征,是属于一地区的学术文化;而我认定的『浙学』是作为一个学派,一种学术思潮的面貌出现的。浙学真正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派,是从南宋吕祖谦开始的。当然南宋以前的不能说不是浙学,只是没有形成气候,即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派。如王充,能否算浙学?有人希望把浙学的历史拉长,以为历史越长越好,甚至有的上溯至河姆渡文化。浙学与河姆渡文化有什么关系呢?

界定浙学,不能局限于地域,应该把它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体背景下去考察。如果这样,浙学只能从南宋开始,其开创者是吕祖谦。理由是,这个学派不但和朱、陆鼎足而立,而且一直影响着后世学术。后来,我整理〖金华丛书〗,发现吕祖谦的学问对元代、明代、清代的学术影响都很大,后人在总结学术史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把学脉追溯到了『吕成公』。时下讲南宋浙学,多讲到永康陈亮,对吕祖谦讲的不多,似乎南宋浙学以陈亮为主。实际上,陈亮是吕祖谦学生辈,在当时绝不能与吕祖谦相提并论。我觉得这是浙学研究的偏差。后来,我整理〖衢州文献集成〗,发现衢州历史上的许多学者也都提及吕祖谦。我认为对浙学的界定,不妨参考一下黄宗羲〖宋元学案〗。黄宗羲的眼光比较客观公正,学理、学脉都梳理得非常清楚。我们也一定要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考察,不要过分强调地方性。这不是抬高了浙学,而是贬低了浙学,即把一个本是大中华的主流学术,变成了一个地方性学术。浙学在中华传统学术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浙学研究要从整理文献起步,这点很重要。在浙师大,张涌泉、李圣华都重视整理文献,这是研究浙学的基础。比如,我整理了黄宗羲的〖明文海〗,才知道以前统计〖明文海〗的作者人数、篇数都是错误的,读那些介绍、研讨〖明文海〗的论文,就怀疑作者是否真正把〖明文海〗读完过。我准备把原来的〖吕祖谦全集〗扩大为〖吕祖谦全书〗,增加1000多万字,现在已列为浙江省出版『浙江文丛』的重大选题。同时,我们要整理『北山四先生』的文献,他们不仅是宋元朱子学的正脉,而且涵摄了南宋的浙学,也是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整理研究都远远不够,这很可惜。希望吴光先生能通过增补〖明文海〗等文献把〖黄宗羲全集〗扩大为〖黄宗羲全书〗。文献整理,定位要高,要出精品,要能传世。这里,我必须说一下,整理〖吕祖谦全集〗,编〖金华丛书〗,地方政府的支持很重要。浙师大的浙学研究机构一定要培育人才、引进人才,让这个阵地坚持下去,让一代人、两代人不断承续下去。

张涌泉: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能不能对浙江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献做更彻底的整理呢?前几年,我们曾提出了一个浙学创新工程的方案,包括撰写浙学通史、浙学文献编年,编纂浙江四库全书、浙江文史读本,推出浙学经典丛刊,以及大力开展浙江地方文书的收集等。其中浙江四库全书拟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影印。金华、衢州、宁海等地丛书的整理出版,为浙江四库全书的编纂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套集大成丛书的编纂,将打造浙江古代典籍大型书库,为振兴浙学奠定坚实的文献基础,可谓功德无量。浙学创新工程的提出引起了浙江省相关政府部门的注意,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合作支持,共襄盛举。只有在坚实的文献基础之上,我们才能把浙学的旗帜举得更高,把浙学研究推向前去,建设精神富有的文化浙江。

打响浙学品牌,既需要有基础,也需要有路径。下面请王锟老师结合浙学研究的历史,谈谈浙学创新性的传承、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两创』实践的途径。

王锟:首先要说的是,作为晚辈后学,我对浙学的学习研读是在吴光、黄灵庚、张涌泉等先生引导下进行的。我曾经梳理过百年来的浙学研究史,发现浙江籍的学者对浙学研究用功最多。尤其是吴光先生,作为浙学研究的前辈大家,可以说几十年来孜孜不倦于浙学研究,对浙学研究贡献很大。特别是他对浙学的几个经典看法,比如说他对浙学内涵的广义、狭义、中义三分法;还有他将浙学的渊源追溯到王充;他以『实事疾妄』『崇义谋利』『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兼容并包』来概括浙学的精神,有首倡之功,具有鲜明的『吴氏风格』,以至于我们后来的不少学人引用它而不说明来源,但一看就知道是吴先生的概括。我也一样,作为一个晚辈学者,一直跟随吴先生学习浙学。7月29日,我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浙学的独特价值〗,引用了吴先生关于浙学基本精神的概括以及浙学内涵广义、狭义的看法,但没有注明出处,感到非常抱歉,谨致以真诚的歉意。下面我在学习吸收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对浙学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主要谈两点:一是浙学的内容特色;一是浙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问题。关于浙学的内容,我认为浙学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与其他的地域文化相比独树一帜。最大的不同是,其他的地域文化如山东的齐鲁文化、河南的中原文化、湖南的湖湘文化、陕西的三秦文化、安徽的徽文化、四川的巴蜀文化多侧重『文化』的展示,而浙江的浙学更关注思想的发掘。也就是说,其他的地域文化偏重宽泛的『文化』展示,而浙学则聚焦于『思想』,确切地说,是『儒家思想』。而且这种儒家的学术思想一脉相承、延续不断,涌现出一大批代表人物,从王充到范浚、吕祖谦、陈傅良、叶适、陈亮、杨简、黄震、王应麟、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王阳明、王畿、刘宗周、张履祥、吕留良、黄宗羲、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等,甚至下至龚自珍、章太炎、蔡元培、马一浮等都是儒学思想大家。浙学思想史的黄金时期是宋元明清,可以说浙江是宋明理学的重镇。

关于浙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认为当前最迫切最紧要的是寻找一种『接地气』的路径,使浙学从学者走向大众,从书斋走向社会。也就是说,浙学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出路在大众化、学科化和专业化。关于浙学的大众化,重在大众中普及推广,精心选择,把浙学的主要知识、内涵及精神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听得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如用讲座、培训、通俗读物,以及视频、微博、微信的形式,结合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培训,依托家训家风、农村文化礼堂使浙学进政府、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最大限度推动浙学大众化。这点吴光先生领导的儒学学会和〖儒学天地〗做了很好的探索。浙学的学科化和专业化,重在大学中推动浙学传播和教育,培养浙学的爱好者、实践者和教育者。这也是未来浙学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真正的出路所在。

张涌泉:王锟教授对浙学的传承、发展,特别是『两创』的路径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尤其是浙学的大众化问题,怎样才能更接地气。黄灵庚教授主编的〖重修金华丛书〗和〖衢州文献集成〗,李圣华教授主编的〖宁海丛书〗,洋洋大观,都是浙学的文献基础,但普通老百姓未必看得懂。所以老百姓看什么、怎么看,需要我们搞一些更接地气的东西。在浙学创新工程方案中,我们提出要编一套〖浙江文史读本〗,计划每个县编一本,如〖兰溪文史读本〗〖浦江文史读本〗〖义乌文史读本〗等,将每个县最优秀的诗文、家训、名人等汇为一编。〖读本〗可以有小学版、中学版、成人版,让小学生、中学生从小就开始读这些书,特别是公务员,他们更需要熟悉本县的历史文化。每个县编好后,每个地区再编一本,然后在全省编多卷本的〖浙江文史读本〗,这是真正让老百姓看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深入阐发中华文化的精髓,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对我们浙江人来说,最接地气的东西就是我们前贤的优秀诗文、家训家谱中的名言警句,包括名人成长的事迹、故乡故里秀美的山川,这是传统文化教育最好的教材。

张涌泉:浙学要传承、要发展,学科化很重要。李圣华教授长期参与本科生、研究生管理工作,也组织师大学生开展经典诵读工作,下面请李圣华教授谈谈浙学学科化的问题。

李圣华:浙学学科化是当前一个急需关注的问题。浙学研究提倡较早,但是获得的支持仍然不足。近几年,随着民间和学术界呼声日益增高,政府部门逐渐重视起来。我们认为,提倡浙学学科化,可大力推动浙学的传承创新与当代文化建设。学科化作为浙学『两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浙学研究,对当前文化建设、一流学科建设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有着独特的价值。在『双一流』建设的语境下,将浙学纳入学科建设,即找到了可靠的落脚点。浙学的传承创新面临四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国家『文化强国』和浙江『文化浙江』战略的实施;国家为增强核心竞争力,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时期;当前教育进入提升内涵的历史新阶段。浙学学科化有助于我们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是实现『两创』的有益探索。通过学科化,浙学可以建成优势交叉学科。一定意义上说,学科特色就是质量。浙学实现学科化,可助力推动一流学科的建设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

浙学历史积淀丰厚,特色鲜明,影响深远,价值巨大,这是建立学科的基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文化『两创』,创建『双一流』,这是建立学科的重要前提。基础、前提已备,我们当前应着重考虑如何构建学科的问题。浙学学科化无疑要遵循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规律。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学科体系,包括知识、理论体系,学者研究的学术体系、学术话语体系,学科教育的课程及教材体系等几大方面。诸如学科的范畴、理论、规律、话语、范式、理念、价值、方法等,都是有待具体细化的要素。当然,学科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若干年努力,始可建成具有专有性、独特性、自足性的交叉创新学科。与国学学科化一样,建构浙学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课程体系,主要依托于高校,因为学科化的主要实施单位是高校。这也是浙学学科化与一般意义上的研究相区别之处。

20世纪以来,中国人文学科建设借鉴西方的范式,取得长足的发展。学科分化越来越细,自有其价值。然而,学科间壁垒森严,学者自成一队,所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实不利于文化『两创』与人文『一流学科』建设。浙学从学科归属上看,属于文史哲交叉新学科。虽然曰『新』,但古人早已在浙学的专有性、独特性、自足性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对浙学的知识、理论、研究、话语体系等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如明人陈云渠著有〖浙学谱〗一卷,明末刘鳞长著有〖浙学宗传〗不分卷,都是专门梳理浙学源流、建构浙学体系的著作。明人金贲亨〖台学源流〗七卷、清人黄宗羲〖宋元学案〗〖明儒学案〗也清晰地勾勒出浙学的学术脉络、支流传承,总结讨论了浙学的知识、范畴、理论。在中国学术史上,这些著述与〖闽学编〗〖北学编〗〖闽中理学渊源考〗〖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同样重要,包含了撰者有关浙学专有性、独特性、自足性的认识。近代学者何炳松〖浙东学派溯源〗一书虽甚简略,且不免时有误说,但其价值也毋庸置疑。明清人梳理总括浙学之作,多种不传,传者皆为精品,〖浙学宗传〗就是一部代表作。书中载录自宋代至明代浙学大家名家,列杨时、朱熹、陆九渊为浙学近宗,列张九成、吕祖谦、杨简、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刘基、宋濂、方孝孺、吴沉、陈选、黄孔昭、谢铎、贺钦、章懋、王守仁、王畿、钱德洪、徐爱、张元忭、周汝登、陶望龄、刘宗周、陈奭龄、陈龙正等人为浙学正传,末附蔡懋德、刘麟长二人,或作为小传,或摘述学说。一编在手,浙学梗概历历可见,可抵一部『浙学简史』或『浙学读本』。今人对此关注还很不够,书中很多见解,实可为浙学学科化提供诸多启示和借鉴。

目前来说,浙学学术体系与研究体系建构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之处。这也决定着学科化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吴光先生所说,国学主体是儒学。其实浙学的主体也是儒学,更准确地说,是南宋以来儒学的新变。王锟教授认为浙学的主要内涵是思想学术,但我认为还有重要的一点,即文献。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肇开其端,浙学大家名家喜爱网罗放失,纂辑大全,博采广收,融贯诸家,文献之学为浙学一大宗。浙学重经史,重经世,重文献,可称『三重』。吕祖谦、王应麟、胡三省、黄震、金履祥、张岱、谈迁、黄宗羲、万斯同等人都是文献大家。吴光先生不赞同浙学是浙东史学派的提法,我也认为片面强调浙东史学派的说法是一种偏误。浙学经史、文献并重,浙学研究体系的建构就需要在两大方面狠下功夫:一是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二是深度的浙学文献整理发掘。具体说来,可从不同层面展开,如学术史、思想史、话语范畴、学术精神、传播研究以及浙学与中华文明之关系等;经学、理学、史学、文学等;东莱学派、永康学派、永嘉学派、东发学派、深宁学派、金华学派、阳明学派、蕺山学派、梨洲学派等;国内与海外传播,海外传播又可细分为韩国、日本、东南亚及欧美传播。深入系统的研究是构建浙学学科的基石。

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建置、教材编写、人才培养等内容。现在存在两种趋势:学者的学术研究精品,动辄数百万字;宣传部门推出的资源,中间缺少读者。解决断层问题,一定要学科化,进入大学课堂。有人读,有人讲,有人学,才会形成教学体系;课程建设,包括教材建设、人才梯队建设,才是核心学术生产力。这也就是说,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研究,一方面是教学,所以说学科化是关键。当前国学传播中间缺了一环,即是学科化,浙学同样如此。大众化、接地气,就要专业化、学科化。以浙学课程设计为抓手,设置课程,开展探索,从而推动学科化。在浙学『两创』的路径中,开设公开课是一个好的办法。浙学进入大学课堂,建设人才梯队,编撰〖浙学通史〗〖浙学概论〗〖浙东文化教程〗〖浙学读本〗等教材,精心设置课程,培养专门的人才(如在浙江部分高校开设浙学课程,培养浙学方向的博士和硕士生),形成教学体系,将有效推动浙学学科化的进程。

在中华文明史上,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现代学科门类中却缺乏立足之地。这显然不利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及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因此,有必要打破旧的学科门类限制,通过学科化建设推动浙学的『两创』。从根本上说,浙学学科化,即是不囿于西方学科体系,植根于中华学术文化,建构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一方面借鉴西方的学科建设经验,一方面立足于自我的学术传统,找到一条适合的道路。当然,浙学的学科化还存在诸多困境,必然要经过一番艰苦的摸索。但我们相信,随着文化『两创』与『双一流』建设的推进,浙学学科化将取得可喜的成就。

(录音整理:方嫒)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