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关注我国百万失独家庭--《人民公安》杂志封面故事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2013-3-30 10:28| 發佈者: 孔伏坐| 查看: 1939| 評論: 0|原作者: 易富贤|來自: 易富贤网易博客

摘要: 愿你不再孤单 关注我国百万失独家庭 2013年03月25日10:46 来源: 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 作者: 辛闻 http://news.cpd.com.cn/n19016/n47141/c16308080/content.html 据《2012中国卫生 ...
愿你不再孤单

关注我国百万失独家庭

2013年03月25日 10:46    来源: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   作者:辛闻
据《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由此推算全国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已超过百万。人口学专家、《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得出的推断: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中有1009万人会在25岁前死亡。不久后的中国,将有1000万个家庭面临失独。

  为和平事业牺牲了独生孩子的公安英烈父母,和所有失独父母一样,承受着失独的悲痛与创伤,也得到来自公安部、各地各级公安机关以及全社会的关怀、照顾与敬重。扶助和抚慰英烈家属,一直是公安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母亲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失去了一个亲人,却得到更多的亲人。”
 
 
没有你的世界
2013年03月25日 10:44    来源: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   作者:马小娟
 
 
失独家庭知多少

  18年前,陈澄(化名)骑车接女儿放学回家,一辆汽车撞过来,女儿没了,她还活着。45岁的她离开丈夫,永别故土南京,独自北上漂泊。失女、失夫、失家、失业,她很少在人前哭泣,然而她本来瘦小的身体,却突然间气球般疯胖起来,令旁人匪夷所思。后来才知道,悲苦已令她身心彻底紊乱。

  好在丈夫仁厚、坚忍,在妻子自暴自弃般的放逐中,他从不肯放弃女儿有过的家和妈。夫妻两人分分合合,陈澄最终在50岁来临前生下第二个女儿。当夫妻俩抱着和大女儿如出一辙的小女儿时,他们确信他们的女儿又回来了。

  这当然是一个悲喜交集的故事。但更多的夫妻并没有他们幸运。

  北京一位失去独生子的母亲因为大年夜思念孩子,刚端起饭碗,忍不住大放悲声。她的丈夫难以承受,冲她大吼“这日子还过不过了”。悲切而孤苦的母亲哭着跑到了郊区孩子的墓地,抱着冰冷的墓碑,哭了两天两夜,直到自己手脚冰凉失去知觉。

  2012年母亲节后,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廖琦立拍摄了反映失独人群生活的纪录片《玻璃心》,其中一对几年前失去独生女儿的夫妇,在4年里一直蜗居在地下室,吃着最差的饭菜。在他们的内心,女儿被害惨死,他们也不能有任何的享受。4年官司结束后,凶手得到法律的惩罚,母亲爬上女儿被害的山顶,放声痛哭。她说:“坟墓里如果是我,该多么幸福。”

  另一位45岁的母亲,宁愿自己已是六七十岁,因为这样“可以离孩子近一些,离现实远一些”。失去孩子后,丈夫就很少回家,她最后得到的回答是,“儿子都走了,我跟你没什么关系了”。

  目前在中国,对于失独人群与家庭的数据统计,还没有确切的官方调查统计数字公布,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到底有多少失独家庭,仍没有确切的数据。现阶段媒体中出现的几组数字,都还只是学者和相关部门的推算。通常采用的有两组数字,一组来自《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中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由此推算全国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已超过百万。另一组数字是人口学专家、《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得出的推断:中国从1975年到2010年共产生了2.18亿个独生子女家庭;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则显示,每出生1万人,就有360人在10岁前夭折,有463人在25岁前死亡,760人在44岁前离世。由此得出推论,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中有1009万人会在25岁前死亡。也就是说,不久后的中国,有1000万个家庭将面临失独。

  “计划生育”30年

  时间倒退至上世纪70年代末,赵亚娟(化名)还记得当时自己已经上中学,放学回家的路上,镇上的一片空旷地临时搭建起几座大棚,听说里面正在结扎。她并不懂什么是结扎,但朦胧中觉得和生孩子有关系。之前她已经有了两个小弟弟,妈妈前不久怀孕,爸爸希望能再有一个女儿。但没多久,爸爸正好出差,妈妈单位来了几个妇女给妈妈做工作,后来就听说“小妹妹”没有了。这天放学回到家,家里又涌进来一批敲锣打鼓的人。她才知道,她的爸爸也“结扎”了。

  赵亚娟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她记忆中的片段,还只是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热身阶段,那时她的父母和她同学的父母,大多有了好几个孩子。她甚至记得,一个男同学家有9个兄弟姐妹,一位女生的妹妹和她姐姐的女儿一样大。真正要到上世纪80年代初,“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国策之一才开始全面实行。

  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时才十五六岁的赵亚娟不会知道,她那时也只是少了个“妹妹”,而她和她上几届的师哥师姐们,将会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首批践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人群。30多年后,在她进入到所谓医学上49岁生育极限年龄时,周围也开始有了同龄的失独夫妻。她说,虽然失独者都认为外人很难真正理解他们的悲苦与悲凉,但将心比心,她愿意找到自己的方式援助他们。

  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推行的30余年里,它在前期为中国减少了人口爆炸的风险,但同时也为作为个体的家庭增大了生活的风险。根据《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的研究,日本在1949年后曾实行鼓励而非强制性少生的政策,导致日本劳动力在上世纪90年代负增长。新加坡、韩国在上世纪80年代后也先后意识到控制人口政策的负面作用,转而鼓励生育。

  易富贤还提出一个严峻而残酷的事实:即便停止计划生育,中国目前的生育率也远不及维持人口世代更替的数量。当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口成为死亡人口的主体后,中国将出现一个几十年的人口“泄洪”期。因此,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需要每年出生2000万以上人口,才能有效改善人口结构,防止人口锐减。根据他的推算,由于人口变化还有几十年的滞后性,目前人口还会低惯性增长一段时间,但在10年之内中国人口将开始负增长,然后一发不可收。

  据联合国的预测,不到一百年后的2100年,中国人口将只有5亿。

  自救、自助的“同命人”

  2006年,H女士16岁的儿子病逝后,喜欢他的人却依然在他的博客里,看到他面含笑意的照片、少年真诚而洒脱的文字,以及不断更新的发往天堂的祝福。是H,在继续撰写着儿子的博客。

  儿子走后,H发现来儿子博客的人真不少,通过收看每天的留言和评论,她遇见了许多人。有人把这里当精神家园、心灵寄托,她也在这里用心延续着母爱。后来,一些失独的妈妈们,开始聚集在这个博客里,互诉思念孩子的心声。

  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在博客里对H说,我每天都要哭,不如你坚强。H回复她,自己也常会哭,哭并不是不坚强,我们是流着眼泪往前走。是为了孩子,也要好好地活。

  另一位来到博客的失去女儿的母亲,被H邀请到家里,当一进门看到屋里三面墙上都是H孩子的照片时,她由衷地说:“你弄得比我们好!”因为怕触景生情,这位母亲的丈夫将女儿的照片和遗物都悄悄搬走了。

  那天,H带着她一起讲着孩子的故事,她们有哭,也有笑,是伤感而温馨的回忆。H还告诉她,每逢纪念日,家人都会来和儿子团聚,以小小的形式,寄托哀思。

  那位母亲后来告诉H,回家后她做了四菜一汤,和往常一样在桌边与女儿慢声细语,随后嘱咐她一路好走,不要挂念父母。她还说,谢谢你,我们终于没有错过送她最后一程的机会。那晚我们心情也好受许多。上周末我和孩子爸爸第一次去颐和园散步,天很蓝,风很暖,我们知道这是女儿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我会记着你说的,为了我们亲爱的孩子,一定好好生活!

  H让聚拢到她身边的失独父母们懂得,“在这人世间,只要心中有爱,生活就可继续、就可美好。我们和孩子共同经历了非常人所有的身心痛苦,我们挺过来了;我们和孩子在人生的苦难中体验着亲情、友情,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关心和帮助,我们知足感恩;我们和孩子共同享受了非常人所有的快乐和幸福,我们回味无穷”。他们“在悲剧中演出着喜剧,在黑暗里放射着光明”。

  一对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夫妇,他们一直优秀的孩子忽然自杀了。夫妻俩承受不住如此打击,打听到H的电话,越洋向她诉说心声。H对他们说,有太多的理由要求我们活下去,并且要活孩子希望的样子。

  H这是和失独父母们一起,在默默地自救和自助。

  《羊城晚报》记者在失独家庭调查报道中也提到,广州的一位顾阿姨自从儿子因意外去世后,便加入了好几个由全国各地的失独者自发组建的QQ群。其中组建最早的群之一“星星苑”已经满员,人数达到500人。在QQ群里,失独者互称“同命人”,取“同命相连,抱团取暖”之意。

  然而,基于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与现实,无论从道德还是法律上来考虑,失独之痛都不能更不应该由失独者独自来承担,数以百万计的失独者要安享晚年,也不可能只靠当事人自身的自助、自救。

  近日,一组不断被网络转发的名为《一个关于失独老人的调查———失独余悲》的图片,更令网友嘘唏不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关切我国失独者人群,以及国家、政府部门对这一人群的态度和政策。普遍的看法是,对于这些响应国家政策的“光荣一代”,当他们承受着失独的痛苦时,政府、社会、公众对他们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位原计生委官员说,失独问题不解决,就是对人民不负责任。

  雪上加霜:养老、医疗焦虑

  同样来自《羊城晚报》记者的失独家庭调查报道中,也提到一位名叫“寒露”的失独者,因为脊椎手术无人签字,病情一拖再拖。后来基于各方压力,还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在手术单上签了字。不幸手术失败,“寒露”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此事在失独人群中引发极大反响,不少失独者都在担忧:“寒露”的今天,也许就是我的明天。他们说,我们“不怕老,不怕死,就怕病”,病了,别说是没人照顾,就连手术都因无人签字而做不了。

  根据我国现行的规定,失独人群面临的不仅是入院手术无人签字的尴尬,还有在入住养老院时被多次拒之门外。因为入院时需要作为监护人的儿女签字才能接收,可是没有儿女,找谁来签字。就北京市目前海淀、朝阳、大兴等区的养老院,也都规定入住养老院一定要有监护人(多为子女)签字,如果没有,则必须有所在街道或工作单位提供的相关证明。然而,多数情况下,无论是社区还是工作单位,其实都没有真正承担这项职责的部门。

  即使真正入住养老院,对于没有子女定期探望的失独老人,面临的也只会是重复的刺激和伤害。

  第一批实行计划生育的失独人群已不可能再生育,老无所依的晚景对于他们,指日可待。在养老本身就难题种种的大背景下,失去子女依靠的老年父母们,更是焦虑、忧心。自身的现状与社会的现实,更令一些人甚至产生很强的自卑感和挫败感,把自己看作最无助、最弱势的牺牲品。在他们心里,和失去孩子的年轻父母相比,人家毕竟还年轻,还可以再生,还能够再有孩子,还可以有希望;和那些只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比,人家不管儿女怎么忙,总归还有个盼头,逢年过节,总还有个全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病了,也还有人可以依靠;甚至和那些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相比,也不如人家,因为他们从未拥有过,也就不用去经受失去的伤心与痛苦。再说他们好歹还可成为五保户,是政府和政策的关照对象。

  失独人群的大面积产生,是30余年来计划生育政策必然会产生的结果。目前除了社会言论,一些专家与研究人员,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官员也都直言,不可将失独人群当作一种负担,失独家庭更不是问题家庭,国家、政府、社会都应正视这个群体的存在,应该善待他们。也有人意识到,人们在深切了解到失独人群所面临的困难和危机之后,或多或少对我国的计生工作会有些负面情绪,然而“发泄情绪容易,但要真正解决问题,需要一个完善的机制和体系”。如今,失独问题早已不仅仅是计生问题,全社会对待失独人群的态度,也考量着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应建立国家服务体系与社会救助体系

  2001年底,我国颁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

  然而,“必要的帮助”是什么,具体由哪个部门来执行,如何实施,均无标准和细则。

  到2007年,我国又出台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年满49周岁、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按照此规定,每人每月可领取不低于100元的扶助金。这是首次全国范围内对失独家庭的扶助。

  截止到2012年底,广州市失独家庭每人每月可领取150元扶助金。北京每人每月200元。郑州调至270元。重庆每人每年可得到3120元。石家庄每人每年1800元。陕西农村居民每人每月800元,城镇居民1000元。深圳失独家庭每月可得770元补助。凡此种种,每个地区的扶助金标准都不一样。

  但经济上的扶助只能是一方面。各家的经济状况不同,扶助金拿到手里,心情也各不相同。相同的只是,几乎所有地区的扶助金都不是“发放”,而是“申请”,过程中的种种手续与细节,往往伤人、伤心。

  网友“心随”说,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越来越多的群体被社会重视、关注,可惟有“失独”这个群体,却一直被遗忘、被漠视,至今没有一部法律保障这个群体。

  2012年7月16日香港《文汇报》刊文说,从宏观看,政府应把这些特殊家庭的晚年保障及早地纳入议事日程,除动用公共财政对其进行救济外,还应在很多细节问题上予以细微考虑,比如政府出资或鼓励民间出资,设立一些专为照顾失独群体的养老院。

  刚刚过去不久的蛇年春节,媒体在大年初六(2月15日)报道的一条消息引起受众关注。据“中国之声”报道,国家民政部表示,今后失独老人将参照三无老人的标准,由政府来供养。

  但这也只是“表示”,并无明确和具体的说明。

  3月召开的两会上,民主党派也建议立法补助失独家庭;定期发布失独家庭权威数据;提高失独家庭扶助标准;为失独老人建设养老机构;政府资助建立关爱基金;失独家庭领养孩子“特事特办”等。

  也有专家建议,对失独家庭应进行分类关怀,经济能力较强的,重点在精神慰藉上予以帮助,可以开展心理辅导、义务巡诊、临终关怀等服务;经济困难的,则应加大扶助力度,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一些研究人员更指出,不应将失独人群标签化,失独人群也是众多特殊困难群体中的一个,社会要做的是营造一种相互关爱、理解、帮助的社会风气,而非重复的恶性刺激。

  公共管理学家、“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丁兆林则认为,在国家建立服务体系的同时,每个人凝聚而成的社会救助体系,同样不可或缺。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